冬训怎么练才能做到最大有效化?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最大速度,作为一名短跑运动员,“储备”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但一味无效地堆量,有些体训队每周四次强度!甚至一周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跑速耐,这只会增加学生受伤风险⚠️而且每周反复去练一种东西,反复去跑同一个距离,这只会降低学生对于训练的热情,增加对训练抗拒感,再加上现在很多学生晚上有熬夜的习惯⚠️从而疲劳期就会产生,这并不是一件好现象。我们容忍队员可以在某一节训练课稍微去偷偷懒,累了就调整(这个调整并不是让队员完全暂停休息,该跑还是要跑,只是换一种训练方法)比如今天我们跑8个300间歇5分钟指标45,队员最后一组因为体能不足滑出指标,糖酵解跑成有氧,练的东西不一样 只要一偏离专项,那么这堂课的意义就不是很大了,所以越到这个临界点我们越不能让他们去死顶。多给他们一两分钟间歇时间,当然这个时间不能给长,严格把控间歇时间,完全缓过来没有任何意义⚠️。只要体感能够恢复到整体的百分60到70就足以完成指标,可能会牵扯到每个队员具备能力不同,在保证技术动作不变形的基础上完成最后一组,甚至跑下来比指标还会更快。尝试换一种训练环境,比如:公园,河边…….周期训练很重要,一个阶段引导一个阶段,训练是一种游戏,更是一门艺术,在某个阶段你尝试变一种思路,搞清楚这个阶段需要发展学生什么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无脑堆量,无脑去干,强度和跑量不成正比,训练量和成绩更不成正比……短跑虽然是无氧运动,但你的有氧能力,混氧能力都要因此具备,并不能只发展无氧糖酵解。对于指标的高低,间歇的长短能直接决定你这堂训练课的发展方向和训练质量效果,光有船缺少指南针你也到达不了对岸。练体育当然很累,不累就不叫竞技体育,但你需要在不同阶段去严格控制指标把握强度,好比一袋中药,里面某种成分过量只会产生副作用适得其反,刚刚好才会发挥它本有的药效,适量就行,用量决定毒性#田径#体育生#青少年体能训练 #各自努力顶峰相见 #逆袭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