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鉴定:9种趴地虎!笋壳鱼沙塘鳢怎么分?沙轱辘子是什么鱼? #自然奇境科普季#夏梦逐浪#趴地虎 #吻虾虎鱼 #笋壳鱼 一、趴地虎的定义与分类概述民间将水底小型鱼类统称为 “趴地虎”,主要包含四大类:吻虾虎类、塘鳢类、棒花类、鮈类。本文聚焦吻虾虎类、塘鳢类及东北 “沙咕噜子”,解析常见鱼种的辨别要点。二、吻虾虎类:观赏与原生鱼种代表 1、子陵吻虾虎鱼 俗称:趴地虎、朝天眼、栉虾虎等,我国分布最广的吻虾虎。 特征:双背鳍、四鼻孔、腹鳍愈合成吸盘,眼高于背(“朝天眼” 由来),雄鱼与雌鱼同养时发色更艳丽,成鱼个体较大,性情凶猛。 分布:全国水系,模式产地浙江桐庐子陵滩,江西庐山 “子陵鱼干” 原料。 2、褐吻虾虎鱼 俗称:高帆褐吻虾虎鱼,北方常见,济南种群色彩靓丽。 特征:第一背鳍高耸如船帆,头嘴附近蓝褐色,眼前两侧有红色曲纹。 3、波氏吻虾虎鱼 中国特有种,北方较多,模式产地山东泰安。 特征:雄鱼第一背鳍具蓝色斑(繁殖期耀眼),种群数量少于子陵吻。 4、溪吻虾虎鱼 俗称:白面溪吻,分布于珠江水系、海南等地,模式产地香港。 特征:第一背鳍前部有蓝红黑三色斑,繁殖期雄鱼喉咙具红色条纹。 5、李氏吻虾虎鱼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钱塘江以南及海南岛。 特征:雄鱼第一背鳍前鳍条间有蓝斑,眼前方具 V 形红棕色条纹,体侧鳞片后缘有橘红斑。 6、周氏吻虾虎鱼 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广东海丰莲花山,俗称 “火焰虾虎”。 特征:奇鳍内侧红色、外侧浅色,分红色系与蓝色系,颜值高。 其他吻虾虎 如四川吻、黑吻、台湾吻、明潭吻等,后续可补充图鉴。 三、塘鳢类:沙塘鳢与笋壳鱼的辨别 1、沙塘鳢 俗称:虎头鲨、痴虎呆子鱼、土布鱼等,分布于长江、珠江水系及台湾岛。 特征:个体较小,头背部无箭簇斑纹,味道鲜美,价格高于笋壳鱼。 云斑尖塘鳢(笋壳鱼) 俗称:泰国笋壳鱼,原产地东南亚,1987 年引入广东养殖。 辨别:头背部具箭簇状(心形)斑纹,可长至十多斤,常被商家冒充沙塘鳢。 四、东北 “沙咕噜子” 与其他 “趴地虎” 葛氏鲈塘鳢 俗称:沙姑鲈子、还阳鱼、老头鱼,东北常见。 特征:耐缺氧能力强,冬季冬眠,头背部无特殊斑纹。 棒花鱼与鮈类 如建德小鳔鮈、大头鮈、似鮈、犬首鮈等,东北统称 “沙咕噜子”,因俗称争议无需较真。 趴地虎涵盖多科鱼类,辨别需结合形态特征(如背鳍、斑纹、分布)。后续可补充更多吻虾虎品种及鮈类图鉴,关注 “奥德猫” 探索更多鱼类知识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47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96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