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4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0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生命的接力与爱的延续 在山东聊城,有这样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家庭,闫淑青就在这里出生、成长。她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父亲闫玉房曾是酒厂下岗工人,靠在街边贩卖散酒和做小生意维持生计,母亲王万荣无业,家里还有个比她小8岁的弟弟闫森。可即便如此,家里却充满了爱与温馨,姐弟俩感情深厚,父母也为了孩子的未来辛勤劳作。 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2009年,弟弟闫森在初一军训时突然头痛,被诊断为脑血管畸形,急需手术。手术很成功,但10多万的花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背上了沉重债务。可这只是苦难的开始,2011年,正在读大学的闫淑青连续感冒发烧,最终被确诊为尿毒症,唯一的治愈方法是换肾,手术费用至少30多万。父母没有丝毫犹豫,四处借钱、贷款,决心一定要治好她。 肾源匹配测试进行了,只有弟弟闫森的肾匹配。可当时弟弟仅13岁,母亲实在不忍心让他捐肾。直到2013年,闫淑青终于等来了合适的肾源,手术非常成功。可她不知道,这个肾源来自因旧病复发去世的弟弟。原来,弟弟在去世前同意将肾捐给她,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器官捐献史上第七百位捐献者。 当闫淑青即将出院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又意识到自己的肾源来自弟弟时,她情绪崩溃,无比悲痛。但在心理专家和家人的陪伴下,她逐渐走出阴霾。她知道,弟弟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她要带着这份爱坚强地活下去。 后来,闫淑青需要终生服药防止排异反应,学校的捐款在她出院后也终止了,这让她有些迷茫和愤怒。但她很快调整过来,希望父母能放下争论,开始新生活,而她自己也积极面对生活,定期去做志愿者,用自己的故事感染、鼓励更多的人。 闫淑青的经历,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更是爱的延续。家庭的爱与牺牲,让她在逆境中展现出了无比坚强的生命力。这份爱,也将继续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