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顺建4月前
#无常 #因缘和合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这段内容围绕人生的诸多哲理展开探讨,核心观点是人们应认识事物的无常本质,正确对待客观条件,摆脱情绪和欲望的控制,从而获得内心平静与力量。 讲话者认为,真正的西天极乐世界、顿悟与解脱,是面对好坏、得失等各种情况都能保持平静。满的快乐往往带来痛苦,因为事物全貌是一切得到都会失去,快乐和痛苦皆因对得失的反应而起。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因”是起心动念,“缘”是客观条件,两者临时组合产生“果”,而人能控制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因对事物有固定期待而痛苦。例如,有人认为丈夫应按自己标准对家庭负责,否则就崩溃;觉得借钱给人就该被还,付出就应有回报等。但实际上,他人的行为受诸多客观条件影响,我们应改变能改变的客观条件,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此便能减少痛苦。把无常视为正常,孩子哭、疫情等各种问题的出现都是正常现象,接受这些,内心就能平静。 人们做不出事业常因胆小怕事,害怕失败、没结果等,但即便不行动,意外依然可能发生,所以应享受意外,勇敢前行。同时,人们内心越来越烦躁,这不利于事业发展,内心需要有持续力量才能在事业上坚持。而这股力量源于对各种哲学思想的学习与领悟。 佛家、道家、儒家、法家各有其对应解决的问题。佛学是治理个人情绪和内在的哲学工具,并非迷信。人们应在不同场景运用合适的思想,比如在家中与家人相处用儒家思想。 此外,讲话者指出“我”其实不存在,是由情绪和欲望组合而成。人们常因欲望进入无限痛苦的地狱模式,欲望追求短期满足,未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导致行动和内在状态垮掉,无法持续努力。人应把自己当成游戏中的角色,面对失败和打击继续“玩游戏”,而不是把一切当真。只有超脱这些,才能拥有无穷力量,战胜内在的欲望和情绪,实现人生价值 。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38: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50
00:00 / 05: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8: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迟来的爱:时间是最好的筛子 人们总爱追问“爱来得太晚算什么”,却忘了问“为何爱总来得太晚”。 若用哲学视角看,爱的本质从不是“即时性的火焰”,而是“时间淬炼的结晶”。就像柏格森在《时间与自由意志》中说:“真正的存在,是绵延的流动。”爱亦如此——它需要穿过误解的雾霭,跨过自尊的藩篱,在反复确认与自我修正中,才能沉淀出最本真的模样。 年轻时我们总误解“及时”为“正确”。以为心动时的心跳、热恋时的甜言,就是爱的全部答案。可里尔克早就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提醒过:“爱,是两个人孤独的相互保护、相互回应。”那些来得太急的爱,往往裹着占有欲的糖衣;那些被我们错过的“迟到”,反而剔除了虚荣的杂质,只剩赤诚的核。 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所谓“迟来”,不过是命运在帮我们过滤——过滤掉一时冲动的错付,过滤掉自我感动的表演,只留下两个灵魂在岁月里互相辨认的痕迹。 迟来的爱,从不是“迟到的快递”,而是“慢酿的酒”。它或许没有初遇时的热烈,却因经历过“我是否真的适合你”的叩问,多了份“我确定非你不可”的笃定;它或许少了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牵挂,却因懂得“爱需要经营”的真相,多了份“细水长流”的耐心。 所以,别再为“爱来得晚”而焦虑。时间从不是爱的敌人,它是最好的筛子——筛去浮华,留下真诚;筛去虚妄,留下重量。那些在你生命里“迟到”的爱,往往藏着最珍贵的真相:真正的爱,从不怕晚;怕的,是你从未学会在等待中看清自己的心。#《迟来的爱》:深情重逢,爱在时光深处绽放。#让生命在爱中绽放异彩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