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02
你是否觉得自己从未感受过爱,所以也搞不清爱究竟是什么? 以前我认为,爱是索取,是一味地渴望他人无条件付出。但后来我发现,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索取的不过是自己的期待,这根本无法实现。于是我觉得,爱就是爱自己。 一开始,我以为爱自己很简单,只要热爱生活、善待自己就够了。可后来我发现,无论是爱自己还是向他人索取爱,背后都被欲望裹挟着,我们都得面对七情六欲。那爱到底是什么呢? 爱其实是每个人自带的能量,而对爱的理解,藏在了潜意识里。这些爱的背后,往往带着创伤,不深挖自己很难觉察。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第一印象给人加上美好滤镜,因为不一样而伤害了自己的内心;也会因为看到别人的不好,想要对方发现不好在哪里,而无意识的攻击了他人。 其实,我们潜意识里,因为贪恋美好给它加上了滤镜;又因为潜意识里的傲慢,认为自己能改变不好,而攻击他人。其实每个人都有好有坏,我们扭曲理解了爱的意思,给自己的行为加上了双向滤镜。不管是内心的还是外在的,我们自身爱的能量都会促使我们行动,却因为扭曲而理解不当,行为不当。 当我看到那些能包容不同人的人,才真正的明白了,接纳和包容,才是爱正确的表现行为。回头想想,那些人真的有那么好或那么坏吗?我们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吗? 其实,各种爱的说明,都只是文字定义,还有欲望索取。而真正要运用爱,需要接纳和包容,才能让爱的能量流动,而这样的流动都取决于自己,不是他人的索取。当我们对外界带上了滤镜,都需要去魅,打破幻想,从接纳真实的自己开始,调整自己,走中道,开始接纳人事物都是实时在变化的。 我们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好,从自我觉察开始,从接纳自己的不同开始。爱自己、接纳自己是个过程,认识和接纳真实的自己也是个过程。只有真正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的不一样,接纳世界的真实,与世界建立连接。希望大家都能越来越好! #接纳真实的自己 #爱的能量 #内在的力量 #真实的世界 #治愈自己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7
很多女性在遇到情感问题,自己又解决不了的时候,就会认为自己是因为缺爱,因为缺爱,我才会自卑,敏感,怕失去。那么说到缺爱,就要追溯到原生家庭。一个已经成年的人,代表着你应该有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发展的能力,但是,一遇到问题,还是会责怪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所谓的“缺爱”,这说明你不独立。在一段关系里,你所表现出的懂事和讨好,懦弱和心软,都是因为你想要对方能帮助你照顾你,觉得你哪儿都好,一旦对方不喜欢你了,离开你了,你就会表现出惊慌失措,无法接受,然后告诉对方,告诉所有人,我是因为缺爱,才会这样没有安全感…… 佛教所说的“本自具足”,意思是,自己内在具备圆满的结果,什么都不缺,那么,为什么大家会认为自己还是缺爱呢?因为你缺的不是爱,而是自我认同。看,你什么都不缺,你缺的是自己认同自己。当自己无法认同自己的时候,才会需要外界来认同自己。所以,才会有下一句,“莫向外求”。 其实,我们每个人所得到的,外界给予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父母爱我,因为我是他们生养的,老师爱我,是因为我聪慧且成绩优异,朋友爱我,是因为我够义气,你看,这全是条件。 爱是需要条件的,没有无条件的爱。连你自己爱自己,都需要自己做出自己足够认同的事件,你才能一步步的做到自己认同自己的价值。那么,你还需要向外求吗?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认同感并非一旦被得到就会永久保持,它一直在不断地被失去和获得,我们要保持察觉,不断去获得自我认同感。那么,我们就必须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求自己从内外成长起来,很多人内心空虚,其实是因为没有一个目标,所以才会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价值,如果这样,不仅会感到缺爱,还会感到焦虑,所以你必须要求自己,从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找到自我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你的天赋和使命,你所热爱的事情,当你做你所热爱的事情,你不仅不会觉得累,还会让你心理变得强大,内心富足,这个时候,你就不需要他人的肯定,完全可以自己滋养自己,欣赏自己,自我认同感满满。 所以,你拿着“缺爱”的幌子,去求他人理解,认可和帮助,只会让他人觉得你烦,想要远离。因为没有人喜欢听别人诉苦,更没有人想要无条件帮助你。人与人之间就是利益关系。#缺爱的人 #女性成长 #女性智慧 #没有无条件的爱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99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2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6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