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8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曹权利老师,跟您说句心里话,当我一字一句读您为《我与英烈父亲52年的重逢》《表姐那声迟到了52年的爸爸》两篇文章写的留言时,我眼睛一下子就湿了。您笔下的这些话,全是掏心窝子的实在话,读着读着,就觉得一股暖流直往心里钻,我相信听或者看完这两篇故事的人,尤其是主人公会热泪盈眶。那天,已经退休的赵荣花给我打电话,讲述她和她父亲的故事,恳请我为她记录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寻父故事时,我是真真切切地被那个大大咧咧赵姐内心的另一个小女孩打动。就像她的初心,只是想着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份跨越 52 年的牵挂。可直到看见您的留言才明白,有些情感,还得是懂的人才能说透。您是退伍老兵,那句 “当兵的人都知道牺牲两个字怎么写,但赵发的故事让我心口发堵”,一下子就戳中了我。您没说多少大道理,可谁都能听出来,您懂牺牲背后的重量 —— 那不是纸上的字,是战友没说完的话,是家属半辈子的盼头。您还提到赵荣花磨破的鞋、白了的头发,连她母女寒冬里没棉衣的委屈都记在心里,说 “这些苦本不该烈属承受”。看到这儿,我真的特别感动。好多人读故事,可能只看到 “找了 52 年” 这个数字,可您能透过这些细节,摸到她心里的那股倔劲儿,这份懂得,比啥华丽的赞美都管用。还有您说王建文像部队里 “话不多只管做事的老班长”,这话应该你们当兵的人最懂!他没喊口号,没说自己多辛苦,就闷头查档案、找墓碑,您还点透了他给赵荣花的不是可怜,是帮她们家把断了的根又接上了。还有赵荣花捧回那抔坟土,您说 “那是等了半个世纪的交代”,她做义工过敏的手 “比任何勋章都真实”,这些话,我写故事的时候其实也隐约有这感觉,可被您这么一说,心里一下子就亮堂了,原来这些细节里藏着这么重的分量。您还在留言里说,“不忘烈士” 就是像王建文那样弯腰找人,像赵荣花那样攥着劲儿活下去,还说 “活着就得对得起躺下的战友”。这些话没那么多修饰,却听得人心里发紧,您这是用自己的经历在提醒大家啊!!英烈不是老照片里的影子,他们的家人还在盼着一句交代,这份念想,得有人接着。您不仅是一名退伍老兵,还是邮电局像李善德那样的快递老手、新农村的田园庄主,更是摄影师、作家、评论家、诗人,是名副其实的文字 “神枪手”。您用文字为英烈故事站台,为家属深情发声,这份对文字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真的特别感谢您,愿意花时间读这些故事,还写下这么真诚的留言,让更多人能读懂这份牵挂和坚守。#烈士#当兵
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2
00:00 / 2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小时候语文老师说我文字细腻,可以透过作文纸。初中时同学读我的作文,红着眼眶说“好厉害,读得人鼻子酸”,我却只会低头笑,说“瞎写的”。 直到现在,偶尔也有人夸我文笔好,我照旧打哈哈糊弄过去——只有自己清楚,我从不是语文好的人。高中课本里的文言文,那些艰涩的字句总让我皱着眉反复揣摩,绞尽脑汁也只懂个皮毛。能写出让人想掉眼泪的文字,从不是技巧,是我真切的感到痛苦,那些情绪在心里不断翻腾,随着墨水流出来,落在纸上自然的染上几分悲情色彩。 网上说这是“敏感”,总把这份特质和“弱势”绑在一起:爱掉眼泪、感情里患得患失、遇事只会退缩。这不对,至少我更愿意叫它“敏锐”——能敏锐接住他人语气里的低落,能敏锐捕捉到空气里飘着的微弱恶意,能敏锐读懂那些没说出口的“言外之意”。 这份敏锐,让我总能第一时间接住在意的人的眼泪。当他们的眼泪顺着我的衣服浸到皮肤,我像被滚烫的岩浆穿膛而过,热得心脏发颤。我安慰人的法子很笨,无非是轻轻的拥抱,安安静静待着,听他们把慢慢把眼泪流干。万幸,这笨办法,对大多人都管用。 偶尔有人问我:“常常去接受别人的坏情绪不累吗?”其实真的不。我能双倍地感知痛苦,也能双倍地接住幸福。看着朋友们笑,听他们说“今天好开心”,那份快乐会顺着我的指尖钻进心里,沉甸甸的,比自己的幸福更让人踏实。我该谢谢这份敏锐,我爱自己这份“敏感”。 就像小美人鱼,为了踏上陆地,甘愿交出最珍贵的歌声,哪怕在陆地上每一步都似踩在刀尖一样痛苦,也觉得值得。我也是,为了能在有人掉眼泪时,稳稳接住那些滚烫的情绪,就算要承受双倍难过,多扛几分沉重,我也甘愿,我说我甘愿 敏锐的朋友,你们无比珍贵,敏锐的感知能力赋予我们真切的感受世界的能力,一直鲜活,就算痛苦也不要麻木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好运来3天前
今天读到一位名叫“谷满山河”的网友的一段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文字,我心中同样也深受触动。 她强忍着泪水说“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种人,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的话,那就是农民;如果只有一种人,最珍惜粮食的话,那应该也是农民。时代的发展太快了,但是一定不要把农民落下;日子越过越好了,但是也请不要把农民落下。因为他们太平凡了……” 听着“谷满山河”含泪的诉说,我的视线也模糊了,因为每一句话,都砸在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 是啊!我们的日历,没有节日,只有一轮轮催人的节气。 我们弯下的腰,撑起的是千家万户的饭碗,我们洒下的汗,浇灌的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我们与土地相依为命,最懂得风调雨顺的珍贵,没有人比我们更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分量。 可是时代在飞奔,当城市日新月异,我们的田野,却还在靠天吃饭。今年的天气,前期干旱的地裂,后期收获又遭遇无情的洪水。我们守望一年的指望,站在田埂上,是那么的无奈,那么的无助。 我们不怕苦,也不怕累。我们只怕被遗忘,怕被这飞奔的时代远远的落下,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但是这份不易,这份坚守,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我们不奢望鲜花与掌声,只盼一份看见、一份理解,一份实实在在的支撑。 请别落下农民!因为碗中的温热,是我们从风雨里抢收的阳光,国家的根基,是我们用一生守护的田垄。 如果有一种人最该被时代温柔以待,那一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18: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4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她用生命写的书,不是爱情故事,是血泪警告 别再把它当 “悲剧小说” 读 —— 房思琪的每一句 “我爱上了老师”,都是被暴力碾碎后,自我欺骗的 “止痛药”。 13 岁的她,被语文老师李国华以 “文学” 为诱饵侵犯。她躲在房间里翻遍《红楼梦》,想从诗词里找到 “这不是伤害” 的理由;她跟好友怡婷说 “我好像爱上他了”,其实是怕说出 “被强奸” 时,连最后一点尊严都保不住。而那个道貌岸然的老师,一边在课堂上念 “关关雎鸠”,一边把魔爪伸向更多少女 ——所谓 “文学情怀”,不过是他掩盖兽行的遮羞布。 林奕含最狠的,是写出了 “沉默的杀伤力”:父母说 “女孩子要自爱”,却没教她 “如何拒绝伤害”;学校讲 “品德教育”,却对老师的恶行视而不见;连好友怡婷,最初也没读懂她 “不对劲” 的眼神。这本书从来不是 “个人悲剧”,是对整个社会的拷问:我们究竟在纵容什么?又在忽视什么? 金句:房思琪的 “乐园” 里没有糖,只有用血泪写的四个字 ——“请救救我”。 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性侵不是‘意外’,是蓄谋已久的伤害;不是‘羞耻’,该羞耻的是施暴者和沉默者。” 现在再读这本书,不是为了沉浸痛苦,是为了记住:当有人说 “我不舒服”“他好奇怪” 时,别让 “别多想”“忍一忍” 成为新的伤害。 你有没有听过身边人 “不对劲” 的话? 是孩子说 “不想去某某家”,还是朋友含糊提过 “某个人让我害怕”? #房思琪教会我们的警醒 #拒绝沉默对抗性侵 #看见身边的隐性伤害 评论区说说你曾留意到的 “信号”,你的在意,可能就是别人的 “救命稻草”。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15: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1
00:00 / 1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