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9
七言律诗 《春色满园》 烟峦叠翠映晴川,飞瀑垂珠溅玉弦。 江漾粼光浮晓日,云开画境入瑶天。 人家隐在桃源里,小径斜通古木边。 妙笔丹青描不尽,春深一卷落尘笺。 《春色满园 · 国画山水》—— 一幅流动的春日诗篇 展开这幅《春色满园》国画山水,仿佛步入一场穿越时空的春日梦境。笔墨之间,山川灵秀,气韵生动,将东方美学的“虚实相生、天人合一”演绎得淋漓尽致。 远山巍峨,墨色氤氲,层峦叠嶂间云雾缭绕,如轻纱漫卷,时隐时现,恍若仙境。山腰飞瀑如练,自千仞绝壁倾泻而下,溅起水雾迷蒙,声动幽谷,似一曲清越的自然交响,唤醒沉睡的春山。 山脚江流宛转,碧水如镜,倒映天光云影。扁舟轻泛江心,任水流缓缓,不问归期。舟行处,涟漪轻荡,似划开了一卷流动的诗笺。江畔人家,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雾交融,诉说着人间烟火的静谧与温情。 两岸古木参天,苍劲挺拔,新芽初绽,嫩绿点染枝头。桃花灼灼,如霞似锦,一簇簇绽放在溪畔、屋前、山径旁,随风轻舞,落英缤纷,仿佛将整个春天都揉进了这一片山水之间。偶有几枝探出墙头,似在邀人共赏这无边春色。 云气自谷底升腾,缠绕山腰,时而如絮,时而如涛,将山体半遮半掩,营造出“山在虚无缥缈间”的空灵意境。近处石径蜿蜒,隐于林间,似有行人踏春而行,足音轻叩,惊起林鸟两三。 整幅画作以传统水墨为骨,兼工带写,墨色浓淡相宜,设色清雅温润。留白处是云,是水,是呼吸,是无限遐想的空间。每一笔皆含情,每一景皆有意,既是自然的礼赞,也是心灵的归处。这不只是山水,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喧嚣尘世中,仍能心藏丘壑,眼纳千山,于一纸丹青间,寻得一方桃源。 春色满园关不住,山水有情自流连。一画一世界,一梦一春秋。 《春色满园》国画山水,以笔墨绘春光,以意境寄归心,献给所有心怀诗意、向往宁静的灵魂。(纯手绘六尺彩墨山水)送给大家欣赏留言!#手绘国画作品 #国画艺术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7
月色3天前
#古诗文赏析 #原创视频 #初高中必背#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杜甫赏析视频中提到的杜甫《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沉郁顿挫的风格与雄浑的意境:诗歌通过“风急天高”、“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宏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壮阔又深沉悲凉的意境。这种将个人身世之悲(漂泊、衰老、多病)与忧国忧民的情怀融入永恒的自然景象之中的写法,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严谨精工的格律与对仗:此诗是律诗的典范,全诗八句皆对,对仗工整严谨,被誉为“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例如首联不仅上下句对仗,句中也自对(“天”对“风”,“沙”对“渚”);颔联的“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气势磅礴,意境深远。 高度凝练的语言与丰富的情感:诗人用词精当,字字千钧。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仅用十四字就包含了“地远”、“时凄”、“久旅”、“衰老”、“多病”、“孤独”等多重悲苦,被古人评为蕴含“八意”,情感密度极大。 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前半部分写景,为后半部分抒情营造了苍凉阔大的背景;后半部分抒情,则将个人的羁旅愁苦、孤独感与国家的艰难时世紧密结合。景因情而更显壮阔,情因景而更深沉,达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