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唐宋时期,男性头上插花是一种风俗与时尚,也叫“簪花”。宋代叶梦得《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生动表现了簪花习俗。唐宋时期簪花大概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东京梦华录》记载有“婿具公裳,花胜簇面”的婚礼簪花习俗。如《水浒传》小霸王周通强娶民女时“头戴撮尖干红凹面巾,鬓傍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跟着他的小喽啰们则是“头巾边乱插着野花”。什么是“像生花”呢?唐宋称鲜花为“生花”,“像生花”就是用布料、丝绸做成的假花。 宋代比较常见的像生花有罗帛花、栾枝、绢花。宋徽宗时,大宴礼仪中也有“皇帝降坐,鸣鞭,群臣退。赐花,再坐……群臣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的记载。宋高宗赵构的寿诞上更有人人戴花的名场面,亲历者杨万里描述:“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唐玄宗时期,学士苏颋为皇帝赋诗“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玄宗大喜,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登科进士簪花也是唐宋一景。有记载称,唐懿宗赐宴新科进士,命令内臣折花送到进士所在处,并令“戴花饮酒”。到了宋朝,御赐进士簪花饮酒已成常例,如秦腔《三对面》中所唱:“猛想起当年考文会,包拯应试中高魁,披红插花游宫内,国母笑咱面貌黑,头戴黑身穿黑,浑身上下一锭墨,黑人黑相黑无比,马蹄印长在顶门额。” 宋仁宗时期有“四相簪花”的故事。传说扬州以芍药著称,其中有全身发紫、中间黄蕊者,如同衣紫者戴一金腰带,乃大吉大利之品种。此花不常开,据说每开一次城中必出宰相。名臣韩琦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出知扬州,适逢“金腰带”开花四朵,韩琦特邀请王珪、王安石、陈升之来赴宴,酒至半酣,每人戴了一朵金腰带,后来这四个人都位至宰相。 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佩戴茱萸和菊花是重阳佳节的习俗,因为茱萸辟邪、菊花延年。 除了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时,人们簪花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北宋张先《泛清苕·正月十四日与公择吴兴泛舟》描写扶酒醉者归家的场景:“衣香拂面,扶醉卸簪花,满袖余煴。”甚至寒食节时人们出外踏青都要戴上一两朵花,如南宋周端臣《寒食湖堤》:“画桥日晚游人醉,花插满头扶上船。”这时,簪花辟邪的原始目的已淡化,主要是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对美的追求。北宋欧阳修《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古装剧里的中国传统插花——知否知否 中国传统插花的蜜月期——北宋,对于古代深闺女子生活的展示,除了琴棋书画,还有点茶,焚香,插花,刺绣。也许这些只是揭开了古代文人生活画卷的一角。但仅仅这些也能激发人们去探寻传统文化中消失已久的,对于“雅”的真正追求。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它经过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阶段、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发展至今。 宋代可以说是插花艺术的的鼎盛时期,是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插花艺术成为了当时时尚流行的代表,在文化礼仪中地位颇高。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谁都能来一手。当然,文人雅士对插花的要求更高,除了美,更讲究清雅意趣,表达内心的高洁。 “插花,是门极雅致高深的学问,花艺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不但要美,还要有趣,若还能说出几番哲理来,那便是化境了。” 知否第九集一开始便是孔嬷嬷教盛家三个女儿插花的剧情——“配色讲究或浓烈、或淡雅、或冷、或暖、或二色互补、或一君一臣。姑娘这些花,毫无引人注目之处,需再斟酌斟酌。” 插花这门学问 ,自古以来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能学到的只是“技”,真要靠近“艺”,还需不断的思考与尝试,让花以独特的形式表达精神意念。 中国传统插花的显著特点是多使用线条类花材,选材时重视花枝的美妙姿态和精神风韵,喜用素雅高洁的花材,却并不像西方插花那样讲究花朵一定要丰满、硕大、色彩鲜艳。造型时讲究线条飘逸自然,构图多为不对称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过宾主、虚实、刚柔、疏密的对比与配合,轻描淡写,清雅绝俗,以体现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悉心追求诗情画意 插花前大家应该了解中国传统插花都分为什么形式,什么花器,以及一些比例尺度,构图法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和构思。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水平和下垂四种不同的插花形式,各得自然之妙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六大类传统花器分为:瓶、盘、碗、缸、筒、篮。主要流程为构思、构图、花材与容器的选择、花材修剪、固定、调整、陈设、赏析。其间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系统的插花理论、精湛的插花技艺与独特的赏花方式。#中式生活美学 #国风古韵 #因为一个片段看了整部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典美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7: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