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或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黄旭华早年因战乱辗转多地求学,最终于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在校期间,他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宣传进步思想,并于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核潜艇研制与贡献 1958年,黄旭华被选中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从此隐姓埋名三十年,默默奉献于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在研制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于1970年成功下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401”。1981年,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也顺利下水,黄旭华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荣誉与影响 黄旭华因其在核潜艇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等。他还设立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新一代科研人员。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成为国防科技领域的楷模。 家庭背景与个人生活 黄旭华出生于一个普通乡医之家,家庭条件拮据,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改变了命运。他在核潜艇研制期间隐姓埋名,与家人断绝联系长达三十年,甚至未能参加父亲的葬礼,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牺牲和痛苦。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深潜三十年 为国铸重器 黄旭华生于1926年3月,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被颁授“共和国勋章”。黄旭华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32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 黄旭华说:“中国自己有志气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一定能够把核潜艇搞出来,十年不行那就一百年,一百年不行一千年,一千年不行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核潜艇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没有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 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第一艘核潜艇采用的是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的特殊方式,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把之前的结果推翻重来,第一代核潜艇人靠着只争朝夕的信念,靠着自创的笨办法、靠着一架算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下水。中国核潜艇立项三年后开工建设,两年完工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速度之快,震惊世界,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致敬 #人物铜雕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0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30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