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什么是道心? 道心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夹杂了私欲杂念的就是人心。去除了私欲杂念的就是道心,不以主观和情绪去做判断,遵循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去做判断,就能做到实事求是。 道心是一个在哲学、宗教和修行领域中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主要指与天道、天理相通的内心状态或精神境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释: •儒家观点:在儒家思想中,道心被视为天理的体现,是人性中纯粹、善良的部分。它与“人心”相对,“人心”可能受到人欲的影响。道心代表着道德和正义,是一种超越个人私利的境界。《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表达了这种观点。 •佛教观点:在佛教中,道心指菩提心或悟道之心,是修行者追求觉悟和解脱的动力。它强调对真理的追求和内心的觉醒,是达到涅槃境界的基础。《坛经·般若品》中的“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体现了这一含义。 •修行概念:在修行语境中,道心是一种稳定而坚定的内心状态,帮助修行者在面对外界干扰和内心困惑时保持专注和清醒。它需要通过不断的修行和自我反思来培养,代表着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和对自我的深刻认知。 •本质与特性:道心被认为是人的本心本性,纯粹无杂、本来清净,具备觉性和巨大的能量。它是一种慈悲的、永恒不变的觉悟之心,超越了世俗的分别和执着。 道心的核心在于追求真理、超越自我,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不同的思想流派对其具体含义有不同的阐释,但都强调了它在提升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方面的重要性。 #正心正念正能量 #善心善念结善缘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行善积德广结善缘 #渡有缘人结善缘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世界宇宙万物皆为心里所生,心力强则万法皆通,心力弱则万事能成,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在于其心性之高远,思维之创造,精神之进化。 中华者,天之中土,德知本源,道法自然,文武并重,仁义礼智信,道通天地心。先贤建文明以载道,筑德政以养民,立心立命,仁者无敌。 然则今日,强敌环伺,国人多迷,忘本逐末,贪图享乐,不思责任,媚外之风盛行,信仰之力衰微,心若不醒,魂将不聚,志若不立,国将不昌。 国之强,不在器物,而在人心。三军可得其帅,匹夫不可得其志。志者,心力者也,心力者,万力之本也。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个人有何心性,即见其生活之样,国家有何心性,既显其文明之貌。万法由心起,万变由心生,修心则国兴,弃心则国亡。 世之兴衰,在人心一念之间,民族命运,在一志之决断之中。有心即有力,有志则不屈,聚心则成势,聚志则成国。心性一明,黑暗可破,心志一定,天地可动! 青年者,承前启后之器也。开万世太平,继往圣绝学,皆仗一念初心,若我辈之心志已灭,则中华即将Wang也,中华若王,人类亦必Wang! 愿我同修同道,立大志,养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我之心光照世界,以我之愿重望乾坤,千秋大业,由此而生,万世和平,由此而启。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第一章 宽心: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能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哪还有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呢?虽然"心外无物"的看法唯物主义观点相悖,但王阳明关于从人的内心去寻求真理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古人云:"相由心生。"意思是说人的心思会呈现在其外在表征之中。如此推敲,人的言语、行为等外在表征,则多为其复杂内心的反映。按照王阳明所言,欲使人的言行举止符合一定的规范或是达到至善的境界,则要从其内心人手,而不是人心之外的事物。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才能表现出善的一面。贪与不贪,并不在于一泉,没有饮贪泉水的人,也会照贪不误。所以,贪泉只是那些贪污的人的一个挡箭牌。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一个人贪与不贪,在于自己内心的修养,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 做人若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遇到的各种突如其来的状况,也能应对自如,而不会被其搅乱心情,也就可以傲视天下。在儒家先贤眼里,这是君子风范的标准之一。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好事来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来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而沉重的心则令人。陷人黑暗之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地知晓世间的道理,才能更真切地把握为人处世之道。然而,对于身处纷繁世界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即便知道理应如此,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其实,修心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清除内心的污垢,便能摆脱俗事的困扰。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赤兔1周前
让人放心,是一个人最好的能力 点击关注👉 国学生活圈 2025年10月14日 06:02 浙江 2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曾言:“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一个人最大的能力,不是坐拥金钱权利,而是深得人心,让人放心。晚清重臣曾国藩曾说过:“做人最聪明之道,是让人对你放心。”让人放心四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是对一个人品质,能力的最大肯定。 1 让人放心,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 有人曾问股神巴菲特,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巴菲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他让大家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如果买进10%的股份,会买哪位同学的?第二个是卖出10%的股份,会卖哪位同学的?待大家思考片刻后,巴菲特才缓缓说道:“买入的股份,你并不会选最有钱,最聪明的那个人,而是会选最靠谱,最可信的那个人,卖出的股份,一定会是经常耍赖,不讲信用的人。”其实一个人聪明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具备可信,靠谱的能力,这种能力比任何能力都要强许多。 孔子也曾说过:“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想要取得成功,必先修炼内功,人做好了,事才有可能做成,而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靠谱做人,放心做事,才能积累好人缘,创造好运气。 2 真正的靠谱,是拥有让人放心的能力 《论语》中讲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的君子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知道什么样的事该做,什么样的事不该去做。 交友,亦是如此,遇事不逃避,懂得承担的人更是值得信赖。晚清重臣曾国藩,出身于农民家庭,却能成为“千古第一完人”,这与他的做人做事密不可分。其实初入官场时,他屡次因言语冲突与他人发生矛盾,经过自我反思后,他深刻明白”群聚守口,独居守心”的道理。连说话都控制不住的人,又怎能赢得他人信赖? 从此,曾国藩在语言上多下功夫,每天记录自己言语的不当之处,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练习语言的真诚性,时间一长,朝廷中喜欢与他共事的人越来越多。除此之外,曾国藩还具备“让人放心”的能力,不仅让属下“放心”,更能让朝廷对自己“放心”。每次打了胜仗后,曾国藩从不为自己邀功,而是将功劳分给自己的属下,一来,可以赢得人心,二来,可以避免功高震主,让朝廷对自己放心。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可以让他在恶劣的晚清环境中得到优待,还能让子子孙孙都获得福气。古人云“命由天定,运由己生”很多人以为能力是自己最好的底线。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世界宇宙万物皆为心里所生,心力强则万法皆通,心力弱则万事能成,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在于其心性之高远,思维之创造,精神之进化。 中华者,天之中土,德知本源,道法自然,文武并重,仁义礼智信,道通天地心。先贤建文明以载道,筑德政以养民,立心立命,仁者无敌。 然则今日,强敌环伺,国人多迷,忘本逐末,贪图享乐,不思责任,媚外之风盛行,信仰之力衰微,心若不醒,魂将不聚,志若不立,国将不昌。 国之强,不在器物,而在人心。三军可得其帅,匹夫不可得其志。志者,心力者也,心力者,万力之本也。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个人有何心性,即见其生活之样,国家有何心性,既显其文明之貌。万法由心起,万变由心生,修心则国兴,弃心则国亡。 世之兴衰,在人心一念之间,民族命运,在一志之决断之中。有心即有力,有志则不屈,聚心则成势,聚志则成国。心性一明,黑暗可破,心志一定,天地可动! 青年者,承前启后之器也。开万世太平,继往圣绝学,皆仗一念初心,若我辈之心志已灭,则中华即将王也,中华若亡,人类亦必亡! 愿我同修同道,立大志,养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我之心光照世界,以我之愿重望乾坤,千秋大业,由此而生,万世和平,由此而启。#人生哲学正能量 #感悟人生哲理 #正能量传递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世界宇宙万物皆为心里所生,心力强则万法皆通,心力弱则万事能成,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正在于其心性之高远,思维之创造,精神之进化。 中华者,天之中土,德知本源,道法自然,文武并重,仁义礼智信,道通天地心。先贤建文明以载道,筑德政以养民,立心立命,仁者无敌。 然则今日,强敌环伺,国人多迷,忘本逐末,贪图享乐,不思责任,媚外之风盛行,信仰之力衰微,心若不醒,魂将不聚,志若不立,国将不昌。 国之强,不在器物,而在人心。三军可得其帅,匹夫不可得其志。志者,心力者也,心力者,万力之本也。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个人有何心性,即见其生活之样,国家有何心性,既显其文明之貌。万法由心起,万变由心生,修心则国兴,弃心则国亡。 世之兴衰,在人心一念之间,民族命运,在一志之决断之中。有心即有力,有志则不屈,聚心则成势,聚志则成国。心性一明,黑暗可破,心志一定,天地可动! 青年者,承前启后之器也。开万世太平,继往圣绝学,皆仗一念初心,若我辈之心志已灭,则中华即将Wang也,中华若王,人类亦必Wang! 愿我同修同道,立大志,养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我之心光照世界,以我之愿重望乾坤,千秋大业,由此而生,万世和平,由此而启。
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心之力》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世界宇宙万物皆为心里所生,心力强则万法皆通,心力弱则万事能成,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临,正在于其心性之高远,思维之创造,精神之进化。 中华者,天之中土,德知本源,道法自然,文武并重,仁义礼智信,道通天地心。先贤建文明以载道,筑德政以养民,立心立命,仁者无敌。 然则今日,强敌环伺,国人多迷,忘本逐末,贪图享乐,不思责任,媚外之风盛行,信仰之力衰微,心若不醒,魂将不聚,志若不立,国将不昌。 国之强,不在器物,而在人心。三军可得其帅,匹夫不可得其志。志者,心力者也,心力者,万力之本也。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个人有何心性,即见其生活之样,国家有何心性,既显其文明之貌。万法由心起,万变由心生,修心则国兴,弃心则国亡。 世之兴衰,在人心一念之间,民族命运,在一志之决断之中。有心即有力,有志则不屈,聚心则成势,聚志则成国。心性一明,黑暗可破,心志一定,天地可动! 青年者,承前启后之器也。开万世太平,继往圣绝学,皆仗一念初心,若我辈之心志已灭,则中华即将旺也,中华若王,人类亦必旺! 愿我同修同道,立大志,养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我之心光照世界,以我之愿重望乾坤,千秋大业,由此而生,万世和平,由此而启。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3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