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9
糯米 糯米(又称江米)在中医养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性味归经和功效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以下是关于糯米的中医养生知识总结: --- ### **1. 性味归经** - **性味**:甘,温。 - **归经**:入脾、胃、肺经。 --- ### **2. 主要功效** 1. **补中益气** 糯米能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体虚乏力者。《本草纲目》记载其“暖脾胃,止虚寒泄痢”。 2. **止汗固表** 适用于自汗、盗汗等气虚不固的症状,常与浮小麦、黄芪等配伍(如“牡蛎散”)。 3. **滋阴润肺** 对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咽干有一定缓解作用,可搭配百合、银耳食用。 4. **安胎养元** 古代用于孕妇胎动不安,如糯米粥加阿胶、红枣。 --- ### **3. 养生食疗方** - **糯米红枣粥**:糯米+红枣+红糖,补血温阳,适合气血两虚者。 - **糯米莲子羹**:糯米+莲子+山药,健脾止泻。 - **糯米酒酿**:活血通络,适合产后或经期女性(需适量)。 - **八宝饭**:糯米搭配红豆、桂圆等,补益心脾。 --- ### **4. 使用注意** - **湿热痰火者慎用**:糯米黏滞难化,痰热、黄疸、腹胀者不宜多食。 - **糖尿病患者慎食**:升糖指数较高。 - **消化弱者少食**:建议煮烂或搭配陈皮、山楂助消化。 - **不宜冷食**:冷糯米易加重滞气,宜温热食用。 --- ### **5. 现代研究补充** 糯米含支链淀粉、B族维生素及钙、磷等,可提供能量,但过量可能引起胀气。建议搭配膳食纤维(如杂粮)平衡。 --- ### **总结** 糯米是温补佳品,尤其适合虚寒体质,但需根据体质调整用法。合理搭配可发挥其养生价值,避免“滞脾”弊端。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端午节就要到了赶紧出视频 “粽子”是让小宝宝最容易积食发烧的食物之一! 尤其两岁以内的小宝宝不建议吃,老人也不建议多吃 小朋友吃粽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适量食用 - 粽子多由糯米制成,粘性大且不易消化,小朋友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过量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胃胀、腹痛、腹泻等问题。一般建议幼儿每次吃半个小粽子,大一些的孩子可根据情况吃1个左右。 二,要选择合适的馅料 - 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馅料,如红枣粽、豆沙粽等。避免给小朋友吃含有肥肉、蛋黄等油腻或不易消化馅料的粽子,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对于有过敏史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材制作的粽子,如海鲜粽等。 三要细嚼慢咽 - 吃粽子时要提醒小朋友细嚼慢咽,因为粽子粘性较大,若狼吞虎咽,容易噎着或呛着,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 四,注意合理搭配 - 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水果,如苹果、黄瓜等,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同时,避免吃完粽子后马上喝大量的水,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五,注意食用时间 不要在小朋友空腹或临近睡觉前吃粽子。空腹吃粽子,糯米会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胃痛、烧心等症状。临近睡觉前吃粽子,肠胃蠕动缓慢,不易消化,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小儿推拿师 #中医健康管理师 #调理型母婴店 #母婴 #吃粽子的注意事项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