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2
夏天间歇跑怎么安排才合理?推荐两种策略! 夏天间歇跑,再怎么做都挺辛苦的。 气温高、湿度大、心率飙升,一组没跑完就满身大汗,有时候甚至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在锻炼自己,还是在伤害自己”。 但我们都知道,秋冬的马拉松成绩,不是在秋天才开始准备的,而是在这个大汗淋漓的夏天打下基础的。 所以与其硬扛到底,不如科学安排——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在高温下做间歇训练时的两个策略,也有科学文献做支持。 🧠 间歇训练的四个关键变量 简单来说,间歇跑可以从四个维度去调整: 1.配速(速度) 2.每组距离(如400米、800米、1000米) 3.组数(训练总量) 4.间歇方式与时间(站立/慢跑、休息时间长短) 而在夏季训练中,这四个变量的搭配方式至关重要,因为高温对身体的生理负荷是显著增加的。 根据González-Alonso等人在1999年发表在 Journal of Physiology 的研究,高温条件下运动时,核心体温和心率显著升高,甚至在低强度下也更快达到疲劳阈值。因此,在热环境中训练时,不降低训练“质”,就必须调整训练“量”和“节奏”。 ✅ 第一种策略:保持速度,调整结构 我个人在高温中常用的方式是: •保持原本的目标配速 •延长休息时间 •适当缩短每组距离 •增加组数以维持训练总量 例如,平时我会以3分18秒/km的配速跑1000米×5~6组,组间200米慢跑。 但在高温天,我会改为3分15秒/km的配速跑800米×8组,组间休息改为站立2分钟。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强度不变,心肺负担降低,容易完成且不容易崩盘。 这一思路也得到了支持:在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期刊上,Nybo et al.(2014)指出,通过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可以在炎热环境下保持高强度训练的完成率,同时避免过度的热应激与脱水风险。 ✅ 第二种策略:拉高强度,缩短距离与组数 另一个方式就是做“重复跑(Repetition)”。特点是: •配速更快 •距离更短(如400米) •组数减少 •休息时间大幅延长(3~5分钟) 这类训练的核心目标是提升: •速度基础 •肌肉神经系统反应 •跑步经济性 •乳酸容忍度 例如,我会以3分00秒/km的配速跑400米×8组,组间站立休息3~5分钟,等心率降下来再开始下一组。 一起加油!#抖音送你去跑马 #马拉松训练 #跑步🏃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0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