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5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9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1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8
俯卧位通气原理 为什么趴着就能治病?背后的科学原理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非常巧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 想象一下我们的肺部就像一块浸了水的海绵。 • 当你仰卧时(脸朝上),重力会使水流向背部的肺泡(肺的底部),把这些肺泡压塌、淹没。虽然呼吸机使劲往里吹气,但气流更容易进入胸前部(顶部)那些本来就还通气的肺泡,结果就是:背部的“好肺”被水淹了用不上,胸前的“好肺”被呼吸机吹得太狠可能损伤。氧气交换效率依然很差。 • 当你俯卧时(脸朝下),重力会使水流向胸部前方的肺泡。此时,背部区域的肺泡终于摆脱了积液的压迫,得以重新张开、参与通气。气流的分布变得前所未有的均匀。 总结来说,俯卧位通气通过改变重力影响,实现了三大神奇效果: 1. 改善通气不均:让背部更多的肺泡重新开放,大大增加了能进行气体交换的肺面积。 2. 减轻心脏对肺的压迫:心脏位于胸腔偏前,仰卧时会压迫后方的肺组织。趴过来之后,这种压迫就解除了。 3. 利于分泌物排出:对于气道内有痰液的病人,俯卧位有助于痰液从深处流向主气道,从而更容易被吸出。 最终的结果是:患者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得以显著提升,为治疗原发病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成为了挽救生命的“利器”。 三、四、 从ICU到病房:概念的延伸 除了在ICU为最危重的病人进行治疗性俯卧位,近年来一种更轻量化的方式——清醒俯卧位——也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期间,发现让意识清醒、无需气管插管(可能仅需鼻导管吸氧或无创呼吸机)的中度呼吸困难患者也保持俯卧位,能有效防止其病情恶化,避免发展为更严重的呼吸衰竭,从而降低了插管率和死亡率。这成为了疫情期间一项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俯卧位通气,是一个完美融合了简单物理原理与尖端重症医学的典范。它从“趴着”这个本能动作中汲取灵感,通过医学的规范化与精细化,化身为对抗呼吸衰竭的强大武器。 它告诉我们,有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隐藏在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运用之中。当下一次您趴着休息时,或许也会感叹,这简单姿势的背后,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生命力量。#原创视频 #医学科普 #俯卧位通气 #呼吸衰竭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