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39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90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7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0
萧绎:谁能读懂他焚书时的绝望 #文脉里的中国 #中小学必背古诗 #涨知识 #知识前沿派对 #随时随地标记一下 朕注《老子讲疏》,曾言,圣人行不言之教,非缄口,乃以身载道也。譬如武帝舍身同泰寺,便是以肉身演说法要。 子山兄,听陛下讲《老子》,真可谓"辩若悬河,辞如粲花"。 是呀,子渊兄,陛下这等风采,令人想起当年建安三曹。武帝雄才,文帝清丽,子建飘逸。而今我朝四萧,武帝精佛理,昭明修《文选》,简文创宫体,陛下更集其大成啊。 秦始皇焚书,多少文脉断绝。王褒,庾信,高善宝,卿等可知,自秦以来,皇家图书馆有多少图书。 陛下,汉代收藏了三万多卷书,但在汉末董卓之乱中几乎全部被毁。魏晋时期,又在民间收集到了近三万卷书籍,但再次因战乱全部散失,到东晋时,只剩下三千多卷书。 众爱卿,朕不仅写书,讲学,还要收尽天下典籍,建一座亘古未有的皇家书城! 陛下有藏书之意,真乃我辈文人之幸事。 庾信兄,陛下今日讲解《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之句,他虽为独目,却能洞穿万象。 是呀,陛下五岁能诵《曲礼》,十岁作《春赋》,如今著书四百卷。可惜啊,这般博学之人,却因幼年眼疾被武帝冷落,养成了孤僻性子。 听说徐妃今晨又化了半面妆? 哎!这对夫妻,一个因容貌自卑偏执,一个因冷落心生怨恨。陛下越是沉浸在书海,徐妃越是变本加厉。 你这半面妆还要画到几时! 陛下不是常说“目不及处,心亦不往”?您那只独眼既看不见妾的全貌,又何必在乎这半面残妆?人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您整日校勘书卷,可曾用那只独眼看看这烽火连天的江山?看看臣妾这颗将死之心? 陛下,您三日未眠了。 朕要校勘完这批书。善宝你看,这是王羲之真迹,那是陶潜手稿。整个南朝的文脉尽归我所有! 陛下,咱已集书十四万卷了!这些珍本占天下藏书之半,都是陛下的心血。 这些书,比朕的江山更真实。后人会记住朕,还是记住朕的这些典籍?魏军已围城多日,都城岌岌可危,幸好,还有这些书陪着朕。 陛下,城破了。 高善宝!烧!把这些书都给朕烧了! 陛下,这些是您四十年来亲手校勘的啊!都是文明薪火啊!。十四万卷珍本,天下文脉所系!怎么可以烧,望陛下三思呀。 朕五岁诵《曲礼》,著书四百卷,可你看城头烽火。朕今日才懂,乱世中最无用的就是诗人!读书何用?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陛下,当年您在江陵建藏书阁,就是要让文明薪火相传啊!您说过文脉即国脉!三曹虽处乱世,尚能保全文
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90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6
00:00 / 05: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