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出现起皮、塌陷、起泡、萎缩等问题,主要与面粉选择、揉面和发酵工艺、醒发和蒸制条件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一、起皮起泡的常见原因 酵母或老面未混合均匀:酵母或老面与面粉未充分混合,导致发酵时气泡大小不一,馒头皮层分离或起大泡。 揉面不到位:面团未揉至面筋网络充分形成,持气性差,蒸制时内部气体冲破表皮起泡。 醒发湿度太大:醒发箱湿度高导致结露,水滴在馒头表面形成气泡。 醒发时间过短:面团未完全醒发,蒸制时剧烈产气引发起泡。 面粉问题:新小麦酶活性高易起小泡,陈麦酶活性低易起大泡;面粉过细或破损淀粉过多,表皮致密透气性差。 改良剂使用不当:馒头改良剂中酶制剂用量过大,可能导致表皮起泡。 二、塌陷萎缩的常见原因 发酵过度:面团发酵过度,面筋网络松散,无法支撑内部气体,蒸制后易塌陷或萎缩。 醒发不足:面团未充分醒发,内部结构未形成,蒸制后体积缩小。 面粉筋力不合适:高筋粉易收缩,低筋粉支撑力弱,中筋粉更适合做馒头。 蒸制压力过大:火力过猛或蒸制时间过长,内部气压过高冲破面筋,导致塌陷。 揭锅温差大:蒸好后立即揭盖,温差导致馒头迅速收缩,出现皱缩或萎缩。 三、综合解决建议 选择合适面粉:优先使用中筋面粉,避免新麦或陈麦面粉。 揉面到位:揉至面团光滑、稍粘、有弹性,形成良好的面筋网络。 控制醒发条件:醒发湿度适中(避免结露),时间以手指轻按小坑缓慢回复为准。 蒸制时火力适中:上汽后用中火蒸制,避免大火过猛;蒸好后焖3-5分钟再揭盖,减少温差影响。 避免过度发酵:控制酵母用量和发酵时间,避免面团过软或发酸。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馒头起皮、塌陷、起泡、萎缩等问题,提升馒头的外观和口感。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