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随着沐曦股份IPO全面加速,当前国产算力崛起趋势已相对确定,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根据公司公告、财报、互动平台等公开披露信息,梳理相关信息: 1) 超讯通信 入选理由:公司与沐曦股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于2023年成为其"沐曦"品牌GPU产品特定行业总代理。同时,携手沐曦股份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讯曦智能",推动自有品牌"元醒"服务器及其部件的自主生产和批量交付 2) 中山公用 入选理由:公司通过新能源产业基金对沐曦股份进行了早期投资 3)七匹狼 入选理由:公司母公司持有沐曦集成电路0.47%的股份 4) 友发集团 入选理由:公司通过砺思星沐基金间接持股沐曦 5) 中科蓝讯 入选理由:公司直接持有沐曦集成电路(上 海)股份有限公司85.43万股,占其首次公开发行前总股本的0.24% 6)优刻得 入选理由: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在2022年1月与沐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主要合作方向是公司为沐曦提供基础云服务,以及将沐曦高性能GPU产品与UCloud云平台进行软、硬件适配 7) 市北高新 入选理由:公司通过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间接持股沐曦 8) 中电港 入选理由:沐曦作为公司国产授权代理品牌之一,目前的合作为GPU产品业务 9) 科华数据 入选理由:国内液冷领域先行者,与沐曦股份联合推出高密度液冷算力POD,专为高性能GPU服务器集群自主研发新一代基础设施微环境,可高效支撑AI训练、推理及通用计算等多样化场景 10) 淳中科技 入选理由:2025年3月,公司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获得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1
00:00 / 09: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
国产AI芯片三巨头对决:寒武纪、沐曦、摩尔线程谁更能打? 现在国产 AI 芯片圈彻底热闹了! 随着英伟达逐步从中国市场消失,寒武纪、沐曦集成、摩尔线程这三家直接撑起了国产算力的 "半边天"。但很多人看完一脸懵:这仨到底有啥区别?谁的技术更硬?今天咱就从 6 个维度拆解,用大白话讲透。 一、核心业务与产品矩阵:各有专攻的 "算力武器库" 先明确一点:三家都做高端 AI 芯片,但 "主打战场" 完全不同,就像有人专攻狙击枪,有人擅长机关枪。 1. 寒武纪:AI 专用芯片的 "老牌王者" 2. 沐曦集成:全栈 GPU 的 "后起黑马" 3. 摩尔线程:全功能 GPU 的 "跨界玩家" 二、技术路线差异:三种思路,三种未来 技术路线就像 "造车图纸",三家的设计思路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直接决定了芯片的 "性格"。 1. 寒武纪:AI 专用的 "定制化路线" 2. 沐曦集成:全栈异构的 "通用路线" 3. 摩尔线程:全功能融合的 "跨界路线" 三、市场定位与竞争:错位生存,各占山头 现在国产 AI 芯片市场不是 "你死我活",而是 "各占一块根据地",竞争中带着互补。 竞争焦点在哪? 直接 PK 区:云端 AI 算力市场,三家都在抢智算中心订单。比如沐曦和摩尔线程都盯着阿里云、腾讯云的采购需求,寒武纪则靠先发优势稳住互联网大厂客户。 错位发展区:寒武纪守边缘计算基本盘,沐曦攻政企通用算力,摩尔线程抢消费级市场,互不打扰。 关键优势:沐曦有中芯国际代工、通富微电封装的供应链优势;摩尔线程靠创始人行业资源快速打开市场;寒武纪则有百万级出货量的口碑积累。 总结: 寒武纪是 "AI 老炮",靠专精站稳脚跟;沐曦是 "全栈黑马",凭通用算力抢市场;摩尔线程是 "跨界新贵",用多场景破局。三家没有绝对的强弱,只是路线不同。 对普通人来说,想盯 AI 专用赛道看寒武纪,想抓通用算力风口看沐曦,想赌跨界成长看摩尔线程。但记住,芯片行业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资一定要多看长期逻辑,别追短期热点! #寒武纪科技 #沐曦集成 #摩尔线程 #国产芯片崛起 #国产化替代
00:00 / 07: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
00:00 / 08: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6
00:00 / 09: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29
沐曦股份:国产GPU领军者,点燃中国算力新引擎 在全球算力博弈的时代,中国正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芯”力量。沐曦股份(全称: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通用GPU(GPGPU)领域的领军企业,正站在“算力主权”时代的核心浪潮之上。公司成立于2020年,创始团队来自AMD,拥有超过20年GPU设计与生态构建经验。他们的目标不仅是“国产替代”,而是要在中国构建一个完整、自主、开放的GPU生态体系。 沐曦的战略选择极具挑战性——直接切入通用GPU赛道,与NVIDIA、AMD正面竞争。其产品矩阵覆盖AI训练、高性能计算、AI推理与图形渲染三大核心领域,代表系列包括曦云(C系列)、曦思(N系列)和曦彩(G系列)。其中曦云C600性能对标A100级GPU,已进入国家级智算中心和科研机构,实现“万卡集群”级别的应用落地。 在软件生态方面,沐曦推出自研MXMACA平台,深度兼容CUDA环境,降低开发者迁移成本。这一战略被视为中国GPU生态自主化的关键突破点。通过“软硬一体”的全栈自研模式,沐曦正在形成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9.15亿元,在手订单约14.3亿元。随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2025年10月24日),沐曦将获得39亿元融资,用于新一代高性能GPU的研发。国家级基金与红杉中国、国调基金等顶级资本的联合加持,也让其具备长期战略竞争力。 在国产GPU“四小龙”格局中,沐曦以“AMD系血统+全栈自主+软件生态”三重优势脱颖而出。它代表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崛起,更是中国算力自主化征程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沐曦能否成长为中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基石,将成为科技与资本共同见证的传奇。 股票名称与代码 #沐曦股份 #科创板 #拟上市 话题标签 #沐曦股份 #GPU芯片 #算力主权 #国产替代 #AI算力 #科创板IPO #国产GPU四小龙 #半导体投资 #新质生产力 #中国芯崛起
00:00 / 08: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摩尔线程和沐曦作为“国产GPU四小龙”成员,在技术路线、产品布局、资本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走势也各有特点。以下是对两家公司的对比及未来走势分析: - 技术路线:摩尔线程采用“全功能GPU”战略,其MUSA架构兼容CUDA生态,通过Musify工具实现代码迁移,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技术护城河更宽。沐曦则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其旗舰GPU曦云C600基于自主研发的xcore1.5架构指令集,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封装测试的100%国产供应链闭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性强。 - 产品布局:摩尔线程已形成“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GPU架构,以及“长江”智能SoC芯片,覆盖AI智算、图形加速和智能SoC三大产品线,产品矩阵丰富。其MTT S80显卡已实现消费级市场突破,2024年出货超10万块。沐曦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训推一体和通用计算的GPU芯片和板卡,曦云C500系列累计销量超2.5万颗,应用于国家智算平台,曦云C600则支持MetaXLink超节点扩展技术,性能强劲。 - 资本支持:摩尔线程Pre-IPO轮融资52.25亿元,估值246.2亿元,投资方包括38家机构,募资80亿元的计划也显示出政策对其技术路线的认可。沐曦累计融资超百亿,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等众多知名机构,估值超过210亿元,资本实力雄厚。 - 未来走势:摩尔线程审核进展更快,商业化验证更充分,其全功能GPU战略使其在多场景应用上具有优势,随着产品的不断迭代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有望在AI计算、图形渲染等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沐曦专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产品性能强劲,且在国产供应链闭环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国产芯片的背景下,有望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发力。不过,两家公司都面临着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和技术迭代的挑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3: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6: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