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的内心反而极度缺爱 你是否了解内心缺爱的回避型人格呢?这种人格中,缺爱的特质和回避的特质很可能形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 回避型人格的内心渴望与防御机制 内心缺爱的回避型人格者,内心深处极度渴望爱。但由于成长中常遭冷漠、忽视,缺乏支持、鼓励、引导与滋养,回避成为他们的防御机制。他们认为只要不期待、不渴望,不与人产生太深链接,就能避免烦恼。 👉 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状态 表面冷漠错失机会:当有人靠近表达爱与关心时,他们内心欢呼雀跃,却因未习得表达喜悦的方式,表面显得冷漠、高冷,像扑克脸,让对方误解其态度,从而错失建立深度关系的机会。 过度依赖吓跑伴侣:这类人格内心可能有焦虑特质,只对特定人敞开心扉。一旦打开心扉,就会产生强烈心理补偿机制,恋爱后变得特别粘人、话多,甚至表现出幼稚的 “退行” 行为。这会让伴侣觉得与最初喜欢的那个有边界、强大稳定的形象不符,难以接受,导致感情无疾而终。 👉 强迫性重复与痛苦根源 缺爱的回避型人格者在感情中,要么感情未开始就结束,要么刚起步就反转,这印证了他们内心 “我不值得被爱” 的声音,出现心理学上的 “强迫性重复”,不断用回避应对痛苦,使这种模式循环下去,带来很大痛苦,尽管他们非常渴望爱。 👉 打破循环,学会爱自己 爱并非只通过与他人互动获得,更多源于看见和理解自己。我们过往的行为和思维特征背后都有原因,也存在对爱的误解。当我们深入探索自己,会发现世界有很多可能性曾被自己关闭。我们需要打开爱自己的心,给予自己关心和关注。 #内在蜕变营 #应徐翔 #满月心理 #内在缺爱到圆满 #爱上完整的自己 #爱人 #家人 #大女主 #事业女性 #独立女性 #职场女性 #缺爱 #亲密关系 #依恋 #安全感 #女性力量 #情感 #女生必看 #女性成长 #自我成长 #爱自己 #原生家庭 #人格独立 #强者思维 #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 #焦虑 #祛魅 #蜕变 #逆袭 #成长 #变强 #正能量 #情感树洞 #人生 #吸引力法则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内心缺爱者常对表达爱有羞耻感,源于童年爱有条件的养育模式 内心缺爱者常对表达爱有羞耻感,源于童年「爱有条件」的养育模式 —— 只有表现好才配被爱,导致成年后不敢主动索爱,甚至将表达需求等同于犯错。 这种羞耻感会压抑真实自我,让内在能量停滞,既伤害关系,也损耗生命力。 破局关键:两步重建表达勇气 1.扭转认知:允许关系有不完美碰撞。放下必须讨好才能被爱的旧逻辑,明白健康关系允许真实诉求。尝试用我需要替代我不该,比如我需要陪伴而非我不该打扰你,接纳争吵与沟通是关系的常态。 2.找回主体性:你是关系的主角。每天记录真实感受,强化我的需求合理的认知。表达后接受对方的选择:真正的爱,始于你敢展现脆弱而对方接纳完整的你。 最后:羞耻感的本质是不敢做自己。当你学会坦然面对真实需求,不仅能吸引同频的人,更会发现:你早已值得被爱,无需任何条件。如需系统支持,我的社群提供情感表达训练,助你从羞耻回避到从容索爱。 #缺爱 #缺爱疗愈 #主体性 #原生家庭 #自我成长#爱自己 #女性成长 #女性力量 #情感 #亲密关系 #内在蜕变营 #应徐翔 #满月心理 #内在缺爱到圆满 #爱上完整的自己 #爱人 #家人 #大女主 #事业女性 #独立女性 #职场女性 #依恋 #安全感 #女生必看 #人格独立 #强者思维 #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 #焦虑 #祛魅 #蜕变 #逆袭 #成长 #变强 #正能量 #情感树洞 #人生 #吸引力法则
00:00 / 05: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1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