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1年前
“不拘一格”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拘”是指拘泥、限制;“格”是指规格、标准。该成语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强调打破常规、灵活多样。 其历史来源为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主张改革,提倡禁烟,却得不到朝廷重用。于是他写下了《己亥杂诗》,其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句表达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打破旧有体制的期望。 “不拘一格”的近义词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等;反义词有:千篇一律、如出一辙等。 在用法上,“不拘一格”可以作宾语、定语、状语,常用来比喻打破常规。例如:“他的设计风格不拘一格,充满了创意。”“在艺术创作中,我们需要不拘一格,勇于创新。” 以下是用“不拘一格”造句的示例: - 他的思维方式不拘一格,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见解。 - 这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不拘一格,让人眼前一亮。 - 公司应该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在现代意义上,“不拘一格”鼓励人们勇于创新、突破传统,以开放的心态和多元化的方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它在教育、艺术、科技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倡导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 在中高考命题考试中,“不拘一格”可能会出现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作文等题型中,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成语典故 #成语接龙 #历史故事解说 #文言文自述 #全民猜成语入口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34: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