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物理竞赛零金,谁该反思? 刚刚刷到山西物理竞赛的喜报,连一枚全国金牌的影子都没见着,字里行间全是银牌铜牌的“佳绩”。作为一名山西物理老师,实在觉得这喜报太讽刺。 浙江18金、上海17金,连隔壁河南都有金牌入账,咱们为啥连块金牌都拿不到?答案可能藏在那些被奉为“法宝”的衡水模式里——现在山西不少学校,比如*杰中学、*忻州一中、太原新*望双语学校,都在大面积照搬这套模式。 总有人说衡水模式出学霸,但是人家衡中早就自己搞起了16小时专项竞赛训练,有专属教练团队和科学培养体系,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布局奥赛苗子。可咱们学来的是什么?是掐着点的作息、刷不完的重复习题,把学生的一切时间榨得一点不剩。 竞赛拼的是逻辑突破和创新思维,不是机械刷题能磨出来的。当孩子连思考“为什么”的时间都没有,怎么能在全国赛场上跟那些早就接受系统训练的尖子生比? 而且咱得说句实在的,就算拿到金牌,现在也不一定能保送。可问题是,咱们山西连一块金牌都没有,连争取保送的资格都摸不着边,这不是更让人揪心吗? 喜报可以发,但更该发的是一份反思:照搬来的“高压模式”,也许能提分数,却真的扼住了尖子生的成长。山西教育,该醒醒了。#山西高中 #太原高中#太原高一 #太原高二 #太原高三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8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别再迷信衡水模式了! 看到这次物理竞赛零金的结果,这不是偶然,而是咱们山西盲目照搬衡水模式所付出的代价! 总有人说衡水模式是“提分法宝”,可是咱山西学来的,从来不是人家的精髓,而是表面的“高压压榨”:掐着秒表的作息、堆成山的试卷、把孩子的时间拆解的分秒不剩,连吃饭、走路都要争分夺秒,更是别说留给他们思考物理难题、探索兴趣的空间。 这种模式,让孩子“埋头苦学”,实则严重透支他们的身心健康,更扼杀了竞赛需要的创新思维和逻辑突破能力!竞赛拼的不是谁刷题多、谁熬夜熬得晚,而是谁能跳出常规、找到解题的巧思,可是被衡水模式磨平棱角的孩子,连自主思考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在全国赛场上突围? 有人说,那咱学人大附中的模式啊!不得不承认,人大附中是真厉害——不搞高压压榨,反而给学生充足的自我时间,顶配教练带竞赛社团,让孩子在实验室里动手、在讨论中碰撞思路,把兴趣变成钻研的动力。可这套模式,山西真的学不来!不是不想学,是现实不允许。一方面,优质师资差距太大,咱没有那么多能引领竞赛、启发思维的专业教练;另一方面,家长对学校的“分数”执念太深,短期内很难接受“给孩子松绑”的教育方式,更愿意相信“高压出成绩”的误区。 山西竞赛零金,不是咱山西的孩子不行,而是我们用错了方法!别再把衡水模式当成救命稻草,它压榨的是孩子的未来,换不来真正的优秀。人大附中的模式虽好,咱暂时学不会,但至少应该明白:教育不是压榨时间,而是唤醒潜能。山西教育,该找对方向了!#山西高考 #太原高考 #太原高中 #山西高中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7: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5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