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HR 说道11月前
唐朝科举选拔标准和内容 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种,即常举和制举。常举指科举考试,时间和科目较为固定;制举又称制科、大科、特科,是皇帝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不定、时间不定,属于特殊选拔考试。 1、秀才科是唐代的秀才科为常选科目之首,一种极为严格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国家大政方针,考试内容为试方略策五条。但此科极难,经常难以录取一人。整个唐朝,一共也就29名秀才。策问是指皇帝提出问题,考生需给出详细解答。 选拔标准策问 秀才科最重策问,所考内容也以策问为主。考生回答五道策问 ,每一道策问都需要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策问的内容涉及国家治理、军事策略、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考察综合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通过五策的考生,主考官会根据其文理通粗情况,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而后以等授官。这表明秀才科不仅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还注重其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有考生文采斐然,策略时却脱离实际,逻辑混乱,那必然无法得到较高的等级。可能存在一些有潜力但还未完全成熟的考生,被拒之门外。 2、进士科考试内容有三部分,一是“帖经”,有点类似于现代的默写、填空题,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二是“杂文”,类似于作文题,主要考察诗、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三是“策问”,通常为时务策五道,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3、明经科。主要考儒、道经义,唐朝将经书分为正经和杂经,其中正经共九部,根据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又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其中《礼记》、《左氏春秋》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谷梁春秋》为小经。除了必考的九部正经之外,偶尔还会加试《孝经》、《论语》、《老子》等其他杂经。 4、明法科。主要考察法律知识,选拔司法人才,考试内容为唐律七条、令三条,考试分为两部分,一是帖律、令,考察对律令的熟悉程度;二是笔试,考察对律令的使用,通常为具体案件十件。 5、明字科。主要考察文字理论和书法水平,考试还是分为两部分,一是考察对《说文》、《字林》两部著作的熟悉程度,二是口试相关内容。 6.明算科。主要考察数学和天文学知识,考试内容为《九章律》、《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缀术》、《缉古》等十部著作。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考点43|科举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 { 选、论 } 1.考试的程序 考生来源: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考试程序:乡试——尚书省礼部举办的省试——吏部试 2.考试的科目 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为常设科目,其他是非常设科目。经常举行且又为人们所重视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 3.考试的方法 经过唐代多年的发展,科举考试形成了帖经、墨义、口试、策问和杂文等方法。 (1)帖经:是把所试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写出来。 (2)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被试者按试题要求叙述经典中相关事实与大义,只需熟读熟记经文和注释就能回答。主要考查记忆能力。 (3)口试:口头回答关于经文内容的小问答题。 (4)策问:是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类似于政治性的论文。 (5)杂文(诗赋):考试最初考一些应用文体,以后逐渐定性为诗赋考试,要求考生当场写作诗赋,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修养、创作能力,尤其是才思。 #333教育综合考研 #333统考 #333带背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大全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HR 说道11月前
唐朝科举考试中秀才与状元的地位、及考试的录取率 一、不同科目的录取率 进士科:录取率约为1% - 2%,每次录取名额仅30人左右,报考人数众多但录取难度极大,“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终唐之世,贡举进士凡266次,及第进士为6642人,平均每次进士及第不到25人。 明经科:相对进士科录取率较高,约为十分之一,比进士科多了10%左右。 秀才科:由于考试极难,经常难以录取一人,以至于报考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在唐高宗时废止,整个唐朝一共也就29名秀才,其中李渊钦点6人,李世民钦点22人,李治钦点1人3。 二、整体录取率情况及影响因素 在唐代前期,录取比例相对偏低。据《通典·选举三》,唐代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到唐高宗时,录取比例开始上升。特别是武则天当政后,录取名额大幅增多,科举成为读书人入仕的最主要路径。曾任洋州刺史的唐代经学家赵匡在其《举选议》中称,尚书省考试录取,大率二十人中方收一人, 一、唐朝科举考试中的秀才 在唐朝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秀才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然而,唐朝的秀才科要求极高,极为难考,能通过秀才科考试的人非常少。据记载,秀才科的选拔标准对考生的文学、经义等素养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所以能成为秀才的人,其学识在当时也是相当出众的。 二、唐朝科举考试中的状元 科举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状元是经过层层选拔,在殿试中拔得头筹的人,是科举考试中的佼佼者,在众多考生中独占鳌头,其地位极高,备受尊崇,往往被视为是才华横溢、文运亨通之人,通常会得到朝廷的重用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三、二者地位的比较 从选拔难度看 唐朝秀才科虽然难考,但秀才只是众多科举科目中的一种,并且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秀才科后来逐渐被废弃。而状元是经过乡试、省试后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是科举考试金字塔尖的人物。所以从选拔难度的全面性来看,状元的地位在当时的社会认知中更高。 从社会影响看 状元是在全国范围内被认可的科举顶尖人才,是天子门生,往往在朝廷中能够获得快速晋升的机会,在社会上也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而秀才虽然在学识上有一定的水准,但从整体的社会影响力来说,远远不及状元。 综上所述,在唐朝科举考试中秀才的地位不能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国家电网考试都考哪些科目 #国家电网 #应届生求职 #校招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国家电网 考试都考哪些科目? 包括两大部分, 专业知识,占80% 公共与行业知识 占20% 首先, 重点说一下 占比80%的 专业知识部分 招考最多的电工类专业 硕士、本科、专科 专业考, 内容各不一样, 电工类,硕士 考试内容有 电网技术基础 电力工程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工类,本科 考试内容有 电工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气设备及主系统 高电压技术 电工类,专科 考试内容有 电工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气设备及主系统 高电压技术 计算机类专业 考试内容有 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库系统 计算机网络 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软件设计与开发 信息新技术 通信类专业 考试内容有 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 光纤通信 数据通信网 移动通信及其他业务系统 财务类专业 考试内容有 计算机基础 会计 审计 财务成本管理 公司战略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金融类专业 考试内容有 计算机基础 经济学基础 金融学 国际金融 投资学 公司金融 保险学 管理类专业 考试内容有 计算机基础 管理学原理 统计学 经济学基础 最后再说下 占比20%的 公共与行业知识 考试内容有 行测 企业文化 电力与能源战略 国家政策 国内重大时事 以上考试内容 全部来自 国家电网公司 人力资源招聘平台,发布的 《国家电网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大纲》 概况的说 占比20%的 公共与行业知识部分, 所有专业 考试内容都一样 占比80%的 专业知识部分 各专业考试都不一样 电工类 学历不同 考试内容也不同。 对报考电网 有什么疑问, 打在评论区, 我来为您解答。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5
00:00 / 03: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3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