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26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2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0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2
大正琴(Taishōgoto)简介 大正琴是日本大正时代(1912-1926年)独创的弦乐器,由名古屋发明家森田吾郎于1912年首创,又名凤凰琴、中山琴或名古屋竖琴。其名称源于大正天皇年号,以结构简易、音色清透、便于上手著称,曾风靡日本家庭,成为民众自娱自乐的标志性乐器。 结构与演奏 琴体为木制共鸣箱,通常设2-5条金属弦,琴颈处配有钢琴式键盘。演奏时,左手按压键盘选择音高,右手用义甲拨弦发声,巧妙融合古筝的弹拨技法与键盘乐器的音阶逻辑,被誉为“平民的钢琴”。音域覆盖高、中、低三档,可独奏亦可合奏。部分现代型号支持电声扩音,适应舞台演出需求。 传播与别名 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后,因地域文化差异得名多样:大陆称“凤凰琴”“大众琴”,台湾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中山琴”。其轻便易携、旋律柔美的特性,使其成为家庭聚会、民间弹唱的热门伴奏乐器。传入东非后,以“Taishokoto”之名融入当地音乐,但具体传播路径尚待考证。 文化影响 在日本,大正琴拥有逾百万爱好者,衍生出“琴修会”“琴城流”等百余流派,常演奏《北国之春》《荒城之月》等经典曲目。其与中国民乐的跨界合作亦备受瞩目,如中日乐团合奏的《大海啊,故乡》,展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魅力。 传承与特色 作为日本唯一本土发明的乐器,大正琴虽未全球普及,却以“和式琴韵”独树一帜。制作注重桐木、杉木等天然材质,保养需避光防潮以延音质寿命。当代虽面临电子乐器冲击,但凭借亲民特质与文化记忆,仍活跃于民间社团、传统节庆,成为日本音乐遗产的鲜活符号。#大正琴#凤凰琴#中山琴 #弹琴#哈斯巴更丝绸之路音乐艺术馆@世界乐器收藏家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29: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