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6: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0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8
王玉王2年前
陈鹤年(1913年~2000年),安徽怀宁人,是陈独秀最小的一个儿子。陈鹤年与三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和陈松年是同父异母兄弟,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 陈鹤年在他10岁的时候,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就离开了父亲,来到了南京,从此他们与父亲分居了。少年时的陈鹤年,就离开了母亲,去外地读书。 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还加入了地下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后参加北京西山抗日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员培养。 妻子许桂馨则组织妇女为游击队做一些后勤工作。 受陈独秀党内负面影响,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正当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陈鹤年在香港再也呆不下去了,就回到内地,继续从事编辑工作。抗战胜利后,陈鹤年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然而几经拼搏仍然是失意太多的他便再度带着全家到了香港,进《星岛日报》工作,从此就定居香港。此后,陈鹤年思想消沉,与外界交往也很少。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陈鹤年对未来抱有极大的希望,便先把妻子和四个子女送回北京,自己却留在了香港,等待机会再回大陆,为新中国效力。此后他一直久居香港直到去世也不归,其中原因一直不为人们所知。因此引起了不少人的猜测。 许桂馨看到几个孩子却因为父亲的问题吃尽了苦头。为了保护好几个孩子,无奈之下,她与在香港的丈夫陈鹤年宣布解除了婚约,以表示她与丈夫划清了界限,站到了无产阶级一边。即使离了婚,孩子们仍然走不出祖父陈独秀和父亲陈鹤年的阴影。 “文化大革命”弄得大女儿家破人亡。二女儿三女儿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小儿子1968年被下放到内蒙古插队落户13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鹤年的几个子女都陆续落实了政策。除了大女儿留在北京外,其他子女都去了香港。 2000年,陈鹤年在香港离开人世,享年87岁。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