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5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NCLKX5天前
科学饮食指南,助爸妈吃出健康晚年! #科普 #蔬菜 #维生素 #蛋白质 #营养学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DOU+上热门 科学饮食指南,助爸妈吃出健康晚年!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科学饮食变得尤为重要。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20%存在营养不良风险,35%患有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因此,精准应对老年人的“营养工程”刻不容缓。 核心营养素,老年人的“抗老密码” 蛋白质是保护肌肉、增强免疫的“顶梁柱”。70岁以上老人每日需摄入1.2-1.5g/kg的蛋白质,比年轻人高约20%。老年人应多吃鸡蛋、低脂奶、瘦肉、深海鱼及豆制品,并确保早中晚均衡分配。 膳食纤维是肠道与血管的“清道夫”。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可延缓餐后血糖波动,减少胆固醇吸收,预防便秘。建议用全谷物替代部分精白米面,多吃深绿色蔬菜,两餐间吃低糖水果。 钙与维生素D是守护骨骼的“黄金搭档”。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应达1000mg,但实际平均仅400mg。奶及奶制品、深海鱼、豆腐及绿叶蔬菜都是补钙佳品。维生素D缺乏率超80%,可通过日晒合成,每日裸露胳膊和腿部户外活动15-30分钟。 抗氧化营养素是对抗慢病的“隐形盾牌”。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可通过新鲜蔬果、坚果及羽衣甘蓝等食物摄入。 饮食原则,从“吃进去”到“吸收好” 三餐模式宜少食多餐,减轻胃肠道负担。烹饪方式宜软、烂、淡,避免高盐高油,可用香菇、番茄等提味。每日饮1500-2000ml,分时段喝,优选温水、淡茶水。 避开雷区,这些“养生习惯”可能伤身 误区一:“吃素养生”。纯素食易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建议每日摄入鸡蛋、奶、瘦肉及鱼类。 误区二:“老年人要少吃,防三高”。过度节食会加速肌肉流失,应通过调整食物种类优化饮食结构。 误区三:“保健品代替饮食”。最好的营养在天然食物中,如需额外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合理饮食可使老年人慢性病风险降低40%,独立生活能力延长5-8年。让我们教会爸妈科学饮食,把每一餐当作“给身体充电”,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滋有味,有质有量。 (文字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南昌市老科协孙大件重新整理编辑,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EMusk1周前
《控糖革命》”控制血糖峰值“的科学饮食生活指南 #控糖革命 #读书 #无限进步 #终身学习 《控糖革命》围绕“控制血糖峰值”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向普通读者提供一套既科学又易执行的饮食与生活方式指南。 为什么要控糖 • 作者指出,不仅糖尿病患者,约 80% 的现代人都存在血糖波动失衡,这正是肥胖、失眠、情绪波动、痤疮等亚健康问题的隐形根源。 • 她用大量数据和自我实验说明,餐后血糖峰值比“空腹高糖”更危险,会加速衰老并诱发多种慢性病。 控糖的核心思路 • 关键不是“少吃糖”,而是“避免血糖曲线剧烈峰值”。作者提出通过调整进食顺序、食物搭配等小改动即可平稳血糖,从而兼顾口腹与健康。 10 个轻松控糖窍门 • 书中给出 10 条无需节食、无需高强度运动的实用方法,如先吃蛋白和蔬菜,再吃主食,利用食物组合与咀嚼次数来减缓葡萄糖吸收。 健康收益与适用场景 • 控糖可同时改善睡眠、情绪、皮肤、体重,并降低患 2 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 • 作者提供动态血糖仪自我监测示范及线上社区案例,帮助读者在日常饮食、运动与作息中落地实践。 结构与特色 •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共 8 章):为什么要控糖 → 峰值的危害 → 10 个窍门,信息量集中、结构清晰。 • 通过科学阐释、个人故事和可视化血糖曲线,作者希望读者在“不节食”的前提下,将控糖变成一场可长期坚持的健康革命。
00:00 / 07: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4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EMusk6天前
《中国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 #饮食 #饮食健康 #饮食文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不仅是一本科学手册,更是一场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革命。它告诉我们:健康饮食无需复杂计算,只需遵循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规律进餐” 的核心原则,结合东方膳食文化精髓,就能实现 “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的终极目标。正如指南所言:“合理膳食是健康的基石,平衡膳食是送给自己和家人最好的礼物。” 实践路径:从「知道」到「做到」的落地策略 1. 膳食结构优化四步法 第一步:食物多样可视化 运用 “膳食餐盘法”:每餐谷薯类占 1/4(如糙米饭)、动物性食物占 1/4(如清蒸鱼)、蔬菜占 1/2(深色蔬菜优先),搭配 1 杯牛奶或豆浆。 第二步:油盐糖精准管控 使用定量盐勺(2g / 勺)、控油壶(25g / 天),烹饪时采用 “晚放盐、少放酱” 策略;选择低 GI(升糖指数)水果(如苹果、柚子),避免含糖饮料。 第三步:全谷物替代方案 逐步将 1/3 白米替换为糙米、燕麦,或用红薯、玉米替代部分主食,例如早餐吃燕麦粥,午餐搭配红豆饭。 第四步:特殊人群个性化调整 老年人可将食物切碎、煮软,增加酸奶、豆腐等易消化蛋白质来源;肥胖者采用 “先菜后肉再主食” 进餐顺序,每日减少 300-500kcal 摄入。 2. 行为改变的工具与资源 可视化工具:下载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平衡膳食餐盘” 海报,贴于厨房醒目位置。 营养标签解读:重点关注预包装食品的 “钠含量”(目标 < 500mg/100g)和 “添加糖”(目标 < 5g/100g),避免选择 “高盐”“高糖” 标识产品。 健康烹饪技巧:采用蒸、煮、炖、凉拌等低脂方式,减少油炸;用葱、姜、蒜、花椒等天然香料替代部分盐和酱油。 3. 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家庭场景:开展 “家庭营养日” 活动,共同制定食谱、采购食材,培养儿童清淡饮食习惯。 社区场景:建立 “健康食堂” 示范项目,如长沙某养老中心通过减盐(人均每日用盐从 8g 降至 5g)使老人血压异常率下降 13.3%。 政策场景:推动食品包装 “钠 / 糖警示标识” 制度,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推广健康餐食。
00:00 / 07: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