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紧张?是因为你做什么事情从来都没有优先考虑自己,而是总想着别人怎么看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自我价值感靠他人认可定义,因为他人看法不可控,容易产生失控感,触发紧张。然后就是默认他人为负面评价,过度关注潜在的风险,自我消耗引发紧张!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他人即地狱!当我们认识到被他人观察评价时,就会从主体变为客体,为了避免被否定而迎合他人的标准,导致自我意志与他人意志冲突产生紧张。想要改善这个毛病,我们可以先从认知调整开始。首先就是过滤一下他人的评,看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是否有事实支撑和是否有长期的意义。然后就是要认识到一点,每个人都只会更关注自己,而不会过于在乎他人。在行动上,我们可以每天做一件只满足自己的小事,比如穿一件自己认可,但是别人不一定认可的衣服!平时聊天可以多用一些,谢谢你的建议,我会参考这种中性话术!来回答别人。还可以用调整呼吸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减少情绪失控。以及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用一些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小事来肯定自己强化自我的价值。最终把我们的焦点从被动的评价,切换到主动创造,当我们不再向外界乞讨被认可的价值是,这时我们的内心便是坚不可摧的!#人生感悟 #个人成长 #我要上热门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边淬火3周前
求认可的游戏,老子不玩了 有一种痛苦,你可能每天都在经历,但从来没有人告诉你它的名字。你发了条朋友圈,三个小时过去了,零个赞。你盯着屏幕,手心开始出汗,心跳开始加速。你在会议上提了个建议,没人回应,整个人瞬间就垮了。你穿了新衣服出门,如果没人夸奖,一整天都不舒服。你明明知道不该这么在意别人的看法,但为什么你就是停不下来? 其实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太脆弱。你只是从来没有学会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功能,心理学家科胡特把它叫做"镜映功能的内化"。说得更直白一点,你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学会成为自己的镜子,你把那面能看见自己价值的镜子全部交给了别人。所以别人不看你,你就真的消失了。 科胡特在《自体的分析》里讲过,一个刚满一岁的宝宝第一次站起来,他转头看向妈妈,妈妈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笑着喊"宝宝好棒"。这个宝宝不是因为站起来本身开心,他是看到妈妈眼睛里的亮光才知道"我做了件好事"。妈妈的眼睛就像镜子,宝宝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了"我是有价值的"。但这个过程本该是暂时的。从一岁到二十岁,你应该慢慢学会把妈妈的眼睛装进自己心里。到最后,你不需要看任何人的反应,你自己就知道"我做得不错"。那面镜子从妈妈那里搬到了你自己心里,你成为了自己的镜子。 可惜的是,很多人的这个过程被打断了
00:00 / 1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