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专题二第二节一(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有机体不是简单的对刺激做出反应,在刺激和反应中间还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行为主义的模式应该是刺激(S)-机体(O)-反应(R)。(Stimulus-Organism-Response)。根据斯金纳的理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前一类行为是对刺激的简单反应,而操作性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会由于紧随其后的强化作用而增加,也会由于惩罚而减少。 斯金纳用斯金纳箱中的白鼠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他将一只饥饿的小白鼠关在一个要操作杠杆的笼子。当小白鼠按动杠杆时,食物会滚进一个小盘子里,小白鼠从而能吃到食物。最开始,小白鼠在到处乱跑,找不到食物。 当他按动杠杆得到食物之后,就会不停地按动杠杆。斯金纳认为是小白鼠自发产生了按动杠杆的操作性行为,这种行为得到了食物的奖励,因此增加了这种行为产生的频率。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塑造行为的主要技术包括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消退。 积极强化是指给予个体某种他所喜欢的刺激,从而提高某种行为产生的频率。消极强化是指撤销或减少个体某种他所不喜欢的刺激,从而提升某种行为。 例如,给幼儿奖励贴纸和小红花,就是积极强化。取消额外的作业,这是消极强化。 惩罚是指给予个体某种他不喜欢的刺激,或者取消某种他喜欢的刺激,从而减少某种行为产生的频率。幼儿在产生攻击性为后,惩罚他整理教室,或者取消他看动画片的权利,幼儿以后就会减少攻击性行为消退则是指不做任何干预,让行为不受强化而减。 例如,当幼儿大哭大闹,提出要求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应该不予任何关注,让幼儿自行消退。) 斯金纳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人对儿童积极行为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表现出淡化,这些观点对教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儿童教育心理学
00:00 / 05: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心理学干货 #注意记忆考点 #学习技巧 心理学必背!注意+记忆核心考点 一、注意(心理活动的“小雷达”) 1. 定义 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不是独立心理过程,需搭配感觉、知觉等发挥作用,帮你高效处理信息~ 2. 3大类型 - 无意注意:无目的+不费力(突然的响声、路边亮眼的招牌) - 有意注意:有目的+靠意志(强迫自己看枯燥的知识点、专注背单词) - 有意后注意:熟练后自动专注(骑熟车后不用刻意想操作,还能留意路况) 3. 4大品质 - 广度:同一时间能关注的数量(一眼扫到3个标题、瞬间看清一行字) - 稳定性:长时间专注不跑偏(认真看书30分钟不走神) - 分配:同时做好几件事(边听课边记笔记、边做饭边听知识点) - 转移:快速切换注意力(下课铃响后,从作业转到课间活动) 二、记忆(大脑的“信息存档库”) 1. 定义 保存并提取过去经历的过程,核心三步骤:识记(记)→保持(存)→再认/回忆(用) 2. 遗忘5大理论+代表人物 - 痕迹衰退说:不用就忘(长时间不复习知识点,记忆痕迹变浅) - 干扰说(詹金斯+达伦巴哈):外界信息打扰导致遗忘(学完A知识点马上学B,容易记混) -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缺“提取线索”(舌尖现象,话到嘴边想不起来,给提示就秒懂) - 压抑说(弗洛伊德):潜意识压制痛苦记忆(吵架的痛苦细节想不起来,只记得吵过架) - 动机理论:回避负面情绪而遗忘(回忆某事会焦虑,大脑主动“不想记”) 3. 关键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先快后慢,刚学完一定要及时复习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60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3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