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2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9
冬季流感高发期,核心是做好个人防护、增强自身抵抗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具体注意事项可分为以下4类: 1. 强化个人防护,切断传播途径 - 外出必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地铁、商场、医院),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贴合面部减少飞沫传播。 - 勤洗手,避免用手揉眼、摸鼻、碰口。洗手时用流动水+肥皂/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可默念“生日快乐”2遍),无洗手条件时用含酒精(75%)的免洗洗手液替代。 -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交谈、排队时尽量间隔1米以上,避免近距离接触咳嗽、打喷嚏的人。 2. 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 保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天睡7-8小时),熬夜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概率。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猕猴桃、菠菜)、蛋白质(如鸡蛋、瘦肉、豆制品)的食物,少吃高油高糖食物,帮助身体维持免疫状态。 - 适度运动,选择室内或温和的户外项目(如瑜伽、快走、慢跑),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 3. 优化环境,减少病毒留存 - 居家/办公场所勤通风,每天开窗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可分时段,避免长时间开窗受凉),稀释室内病毒浓度。 - 定期消毒,对高频接触的物品(如门把手、手机、键盘、遥控器),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说明稀释)或酒精湿巾擦拭,每周1-2次。 4. 关注特殊情况,及时科学应对 - 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哮喘)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9-11月(流感季前)接种,降低感染和重症风险。 - 避免接触流感患者,若家人/同事感染,需做好隔离(如分房居住、单独用餐),患者佩戴口罩,其用过的餐具、衣物可煮沸或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 出现症状及时处理,若出现发热(体温≥38.5℃)、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避免外出传染他人;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呼吸困难、高热不退),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如奥司他韦,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佳),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