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老套演讲开篇,让听众立刻明白听的意义 人们在准备演讲时,常过度关注 PPT 制作与每张幻灯片的讲解内容,却极少思考演讲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组句子。多数演讲者习惯用套路化的开篇,比如 “早上好 / 下午好,我是 XX(若听众不认识自己)”,接着说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 XX”。但这类表述存在明显问题,它只回答了 “是什么” 的问题,即 “你要做什么(讲什么主题)”,可实际上,听众大多已通过提前介绍、活动流程或会议议程知晓演讲主题,无需再重复说明。 真正该在开篇重点回应的是 “为什么” 的问题:一是你为何要讲这个主题,二是更重要的 —— 听众为何要花时间听你讲。对此,核心建议是用故事开启演讲。故事开篇可借鉴童话 “很久很久以前” 的时间框架思路,不过无需使用这种童话化表述,改用 “昨天”“两周前”“去年”“三个月前” 等具体时间即可,能快速让听众产生代入感。 选择的故事需真实,既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也可以是听到的内容,比如与同事的一次对话、客户身上发生的事、读过的一篇文章,或是听闻的某件相关事件。讲完故事后,关键要衔接一句过渡语,比如 “我为什么要和大家说这件事呢?因为我这次演讲的目标是 XX”,将故事与演讲目的紧密关联。这样的开篇能让听众从演讲一开始就清楚聆听的价值,让整个演讲更具吸引力。 #演讲开篇技巧 #演讲准备方法 #演讲吸引力提升 #故事化演讲 #演讲核心问题(为什么) #专业演讲建议 #听众视角演讲设计 #演讲开篇优化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