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嘉佳2天前
《易经·系词上传·第十二章》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原文如下: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分段解析: 言、意、象的关系 文字不能完全表达语言,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但圣人通过“立象”(创设卦象)来充分表达思想,通过“设卦”来揭示事物的真伪,附上文辞来尽述言语,通过变通来穷尽利益,鼓舞人心以彰显神妙。 乾坤与《易》的关系 乾坤两卦是《易经》的精髓所在。乾坤排列成序,《易》的道理就蕴含其中。若乾坤毁灭,《易》的道理就无法显现;反之,《易》的道理消失,乾坤也就近乎止息。 道、器、变、通、事业 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将抽象规律(道)与具体事物(器)区分。 通过变化裁断(变)、推行实践(通),应用于民众生活,称为“事业”。 象与爻的功用 “象”是圣人对天下复杂现象的模拟,以象征事物本质;“爻”是圣人对万物运动的观察,通过交汇贯通,依循法则断吉凶。 人的主体性 穷究天下深奥靠卦象,激励天下行动靠文辞,化裁推行靠变通,而真正使《易》道神妙显明,取决于人自身的德行与领悟。 核心思想: 这一章强调《易经》通过“象”与“辞”超越语言局限,揭示天地规律,最终将天道落实于人道,突出“人”在体悟、实践《易》道中的主体地位。其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成为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哲学对本体与现象的探讨。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