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草3周前
◉‿◉ l 「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錯落,你有你的平仄」。什麼都有說明書,但人生沒有…。 ✨走過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故事,隨風的是記憶…… 過得積極是為了生活, 過得糊塗是為了快樂。 做好自己, 尊重他人。 眼中有星辰, 心中有山海。 ⁎⁍̴̛ᴗ⁍̴̛⁎ 960萬平方公里土地,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阴 午后食罢独行桥,汉江浊浪涌如潮。 芦荻低垂频颔首,游者方言隔世遥。 天昏暮色寒风起,灯影昏黄照寂寥。 江声拍岸秋声里,醉卧深秋诗意飘。 午后饭罢,独步汉江板板桥。江水如墨,浊浪低吟,似在诉说岁月的沧桑。芦苇轻曳,似在低语,又似在向行人颔首致意。外地游客方言絮语,如隔世之音,难辨其意。天色渐暗,暮色四合,晚风挟着寒意,穿过衣襟,直抵心扉。路灯昏黄,映照着秋的萧瑟,周遭寂静,唯余江水轻拍岸石,似在低唱着秋的挽歌。此情此景,平添几分凉意,让人不禁沉醉于这深秋的静谧与诗意之中。 #什么都有说明書但人生没有#生活需要有爱好撑着#男人这一生为谁而活#为了活着还是为了生活#成年人的崩溃不是眼泪 有些事情除了自己谁也不会懂 有些无耐除了沉默谁也不能说 记录精彩瞬间 每一句配音都配在了灵魂上 户外徒步· 2025 年10月29日☁️9℃~21℃深秋的說說
00:00 / 08: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41
白居易有首诗题目特直白——叫《四十五》。没错,就是他四十五岁那年写的“中年感悟报告”。这诗不长,但句句读来简直像穿越时空的中年人共鸣! 咱们先看诗句:行年四十五,两鬓半苍苍。清瘦诗成癖,粗豪酒放狂。老来尤委命,安处即为乡。或拟庐山下,来春结草堂。 诗句用词是他一贯的风格,浅白如话易读懂。诗中也无激烈情绪,而是坦然接纳衰老、仕途平淡,在诗酒与自然中安顿身心。 第一句就用年龄带来的身体变化,写出了千古以来的同款压力啊。只不过容貌焦虑倒不是无法接受,关键是这个年龄四十五岁的节点,在职场上可能是“中流砥柱”,也可能是“危机感爆棚”;在家庭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核心担当。生理年龄提醒你:人生进入了下半场。 中年压力山大,总得有个宣泄口吧?白居易靠写诗喝酒。现代人呢?可能是深夜刷手机、打游戏、健身、钓鱼、养花、甚至是每天下班回家停好车后先独自在车里坐十分钟……其实我在想,白居易如果到了今天这个时代,AI写作会不会把他写诗的心绪扰乱?高度的烈酒下,再靠喝酒解压,身体不知道还吃不吃得消? 老来尤委命是中年人应该学习的态度,这不是躺平,是融合了道家“顺应自然”和儒家“知天命”的智慧。经历多了,明白很多事强求不来,学会接受、看开、与命运和解。 安处即为乡可以说是全诗的金句!化用《庄子》思想,更是苏轼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源头。心安了,人在哪儿都能扎根。心安了,做事也就会更稳了。 结尾这两句,特别能击中内心。似乎每个中年人都向往田园与远方,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梦一样。但“或拟”二字又把中年羁绊照得清晰可见,向往田园与远方,却难断现实责任,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在来年,或者继续的下一个来年吧。 总结一下,这首诗给现代中年人的启示: 1. 接纳变化,放过自己,与其焦虑,不如坦然面对,把精力用在更值得的地方,接受不可控。 2. 必须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减压阀!无论是创作、运动、音乐、阅读还是和朋友小酌吐槽。 3. 你的心稳了,世界就稳了。提升“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让自己安定下来”的能力。 4. 继续保留田园生活与远方的向往,哪怕不能立刻实现,依然很治愈。 5. 学习白居易的“中隐”智慧,在责任和自我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 #白居易 #中年 #人生下半场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音频原声作者@云禅慧明 回复:什么是众生? 2025-03-04 20:22 大师姐.云禅慧明.唐巍 众生,表象意义指一切生命。有红尘世界有肉身的芸芸众生凡夫俗子,还有灵性世界累世轮回的无形众生。 有形和无形众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礼记·祭义》曰:“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这里说的很清楚了,把有肉身的凡夫俗子称为众生,把失去肉身的众生称之为“鬼”,由此可见鬼从何来。每一世得肉身的一个你死后都是阿飘,都是游魂,再说确切点,为什么人死后会成为鬼魂? 因为心不清净,因为太多的看不破、放不下的爱恨情仇、疾病痛苦、牵挂和遗憾,你的这些意识情绪汇聚成你的形象的场,就是你的灵魂,沉浸其中,保持着所执着的意识情绪的样子。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明白,鬼魂无形众生就是你的执念的意识,就是你的心相,没有“我”就没有无形众生,凡夫俗子内在的意识本来就是众生的意识, 有肉身包裹的时候,沉浸在红尘的忙忙碌碌中,难以觉察内在, 包裹的外衣没有了,就剩下了里面真实的自己, 尽管你可能难以想象、难以置信“我怎么可能这个样子”?但,那就是你。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讲“内求” “返观内照” ,大多数并不了解自己,都执着在大脑意识的假象里不能破迷开悟,不能回归内心跟内在灵魂沟通不能照见自己就不可能明心见性, 因此,看不破红尘一切发生都是累世人心感召的因缘显现,困在其中难以自拔,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矛盾的寓言故事”,如果不被戳破,你永远沉浸在自欺欺人中,不愿醒来。 其实,你醒不醒与任何人无关。   当你被任何一种情绪包围困住,那恰恰是累世的你自己, 当你心中充满仇恨的时候,是你因累世仇恨的心感召并被累世仇恨的意识灵魂包围,是你感受到了他们(无形众生)恨你,是你累世因缘业力显现,没有前世因就没有今生因缘显现和因果发生。   再举个例子,知道“疑心生恶鬼”这句话吗?这话的意思是没有你的疑心就没有恶鬼,所以,你恨这个饿鬼?那跟小猫捉尾巴有什么区别?#人生感悟 #国学智慧 #修行 #因果轮回终有时
00:00 / 1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