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9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2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第32场马拉松—— 2025郑州马拉松的成绩证书和赛道影视出来了。成绩为3:52:51,在12000名全程选手里位列3494名;更巧的是,借着赛事“为姓氏而战”的趣味设定,我在129位朱姓跑者中,拿下了第49名。 站上起点时,就没给自己定任何成绩目标。上一场南昌马拉松,太想冲击PB而拼得太狠,腿部肌肉至今还留着那份“用力过猛”的记忆,这次只想放慢节奏,跟着身体的感觉跑。没有紧盯配速表的焦虑,没有被人超越时的急躁,沿途的风景、身边跑者的笑容,都成了值得驻足的小美好。 跑到25公里处,意外撞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北马赛道上那个活力满满的直播博主“拉风的王丽”。隔着人群打了声招呼,笑着互道“加油”,便从容地向前跑去。全程下来,有人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我不追不赶;也有不少前期冲得太猛的跑者,在后程渐渐乏力,被我稳稳超越。 最难忘的是一位身材壮实的妹妹。6公里后她就一直跑在我前面,步频稳健、势头很足,到18公里左右时,渐渐把我甩开,身影消失在人流中。我心里暗忖,这姑娘实力真不错。可没想到,40公里处,当我还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前进时,壮实妹竟被我撵上,从而将她超过。原来,马拉松的赢家,从来不是一时的快慢,而是长久的坚持。 曾经总觉得,60多岁是个遥远又带着“衰老”标签的年纪,是该坐在摇椅上晒太阳、细数过往的时光。可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站在了60多岁的赛道上,穿着跑鞋、迎着风,和上万名年轻人一起奔跑。没有力不从心的窘迫,只有享受过程的从容;没有对年龄的焦虑,只有对生活的热忱。 这张成绩证书,不是用来证明速度的勋章,而是对自己60多岁仍能随心奔跑的嘉奖;这段赛道影视,记录的不只是公里数的递增,更是沿途的相遇与坚持。为朱姓而战,战的是一份姓氏的荣光;为自己而跑,跑的是一段无憾的时光。60多岁,从来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一段精彩旅程的起点——只要心不老,赛道就永远没有尽头。#2025郑州马拉松#马拉松 #马拉松奖牌 ##赛事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程泉5天前
马拉松完赛奖牌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来看看郑州马拉松的吧 今年的完赛奖牌,依然保留了可以旋转的设计,里面百家姓的滚滚不息。 奖牌正面中央(或者说背面也行),是郑州马拉松特色的磁吸姓氏贴片,在赛前发放,在赛后完整。正面一圈,还有夔龙纹和云雷纹,加上古铜色,就很有商周青铜器的质感。 奖牌背面,中央是一个特殊设计的“中”字,有地标、有道路、有跑者。 下方,是郑州的地标建筑和河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 从左到右,依次是1971年修建的二七纪念塔、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2007年建成的炎黄二帝巨型雕像、商代早期的杜岭方鼎、和2011年落成的千玺广场“玉米楼”。 历史的回响,现代的光芒,借由这一场郑州马拉松的举办登场,经由25000名跑者的奔跑亮相,相得益彰、齐聚一堂。 这是一块普通的奖牌,也是一块意义非凡的奖牌。像我,今天将近20公里的时候,做好了退赛的准备,但最终还是坚持完赛了。 无论是独占鳌头的冠军之心,还是坚持不懈的关门之前,我们来自祖国的五湖四海,我们各不相同,但我们也都一样。 作为一名在郑州生活的非郑州人,一个一年能在这里跑两三千公里的跑者,我依靠着这座城市的给予,也慢慢习惯、喜爱这片土地。看着郑州马拉松的进展和优化,我由衷感到欣喜和骄傲。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程泉无所求,邀君再聚首。 欢迎大家再次参加郑州马拉松,再回来老家河南、商都郑州。 欢迎大家,明年见! #郑州马拉松 #为姓氏而战 #完赛奖牌 #特步 #郑州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3
00:00 / 0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