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4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2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
立冬藏阳,安稳过冬 中医立冬养生核心是“藏阳气、固肾精、防寒凉”,这几个简单小方法,帮你轻松应对寒冬~ 1. 饮食养生:温补不燥 • 多吃黑色食物:黑芝麻、黑豆、黑米,中医里常说“黑色入肾”,这类食材是调理肾脏的常见选择,适合立冬后适量食用。 • 适量吃温补食材:羊肉、牛肉、桂圆、红枣,试试煮羊肉萝卜汤,萝卜能解腻,还能避免温补过度上火。 • 忌生冷寒凉:少喝冰水、吃生瓜,不然容易影响脾胃状态,不利于阳气养护。 2. 起居养生:早睡晚起 • 每晚11点前入睡,此时是子时,阳气开始慢慢生发,早睡能更好地养护阳气;早晨可以稍晚起,避开清晨的寒凉。 • 睡前用40℃左右温水泡脚,加几片生姜或艾叶,能促进血液循环,暖身又助眠,睡前泡一泡超舒服~ 3. 运动养生:温和适度 • 选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别做太剧烈的运动,不然容易耗损身体能量。 • 运动时间选上午10点后,这时阳光足、阳气较盛,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别吹风受凉。 4. 穴位养生:简单按摩 • 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下3寸):每天按2分钟,不少人反馈能帮助调理脾胃,让身体状态更舒展。 • 按揉肾俞穴(后腰第2腰椎旁开1.5寸):用手掌搓热后轻揉,有助于舒缓腰部不适,给腰部带来暖意。 5. 情志养生:静心安神 • 立冬后万物收敛,情绪宜平和,可听舒缓音乐、练冥想,别太烦躁易怒,不然容易影响身体状态,保持好心情更利于过冬~ 立冬养对阳,寒冬少慌张,收藏起来慢慢练~ #立冬 #中医养生 #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知识 #立冬养生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家人们!立冬已至,“藏阳”这件大事必须重视起来! 家人们,今天立冬悄然而至,这可是全年“藏”的起始,万物运行的根基时刻,咱们得紧跟自然节奏! 先聊聊立冬三候。初候水始冰,北方水面开始结薄冰,像披了层薄纱;二候地始冻,原本松软的泥土变硬变冻,阳气往深处钻,地面阴气加重;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天气寒冷,鸟儿踪迹难寻,仿佛躲进“避风港”。立冬后,河面结冰、土地封冻、草木失生机、虫兽冬眠,世界似被按下“静音键”,寒风凛冽。 四季变化,本质是阳气在降沉升浮间“变戏法”。春天阳气如活力小伙上升,气候温暖;夏天阳气似热情火球悬浮,气候炎热;秋天阳气像疲惫旅人下降,气候转凉;冬天阳气如沉稳老者沉入地下,气候寒冷。阳气沉入土下,地面由凉变寒,地下由暖变热,就像地下挖矿的工友,夏天地下干活要穿厚棉衣,冬天却能赤脚。 人与天地紧密相连。立冬后阳气由降转沉,地面温度降低。民间有谚语“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今年立冬在 12 点后,阳气渐弱,暖湿气流未退,温度可能偏高。还有“早立冬,雪大不见路;晚立冬,冬雪希希疏”,今年立冬在农历九月十七,按此农谚,冬天雪可能不多。 这些农谚准不准?看看五运六气。今年金运不及,火气流行,气候干燥炎热。当下处于四之运,主运金运(燥),客运火运(热),五之气少阳相火在泉,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阴湿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五之气,燥湿更胜,沉阴乃布,寒气及体,风雨乃行”,意味着这半年多火热。且少阳相火克制肺金,易致肺金不降、阳气难藏。看天气预报,立冬了温度还在 20 多度,与五运六气相符。 立冬该寒却暖,是好是坏?“瑞雪兆丰年”,冬天寒冷雪大,阳气和能量收藏好,明年春天人和庄稼长势好、收成佳。若“冬时应寒而反大温”,阳热之气下沉浅,万物根基不稳,像房子没打好地基。开春阳气升发无力,庄稼收成受影响,人易得上热下寒的温病,身体不适。民间有谚语“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场空”,农民喜欢立冬前后雨雪充沛,预示明年开春稻谷丰收。 无论南方北方,立冬后万物从秋收转“冬藏”。身体虚弱的人,首要任务是藏好阳气。立冬当天,部分人群要“躲冬”。交节时刻 12:03 前后 1 小时,节气交接凶险,最好躲家里少出门。不是整天不见人,而是尽量不外出活动、不劳累,说话轻声细语,保持安静平和 #立冬 #中医 #健康养生 #冬季养生 #科普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黄帝内经节气养生之立冬[爱心] 循《黄帝内经》,立冬至暖养:藏阳、食补、动养、心安全指南 《黄帝内经》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立冬作为冬季开篇,天地阳气渐收、阴气渐盛,人体气血亦随自然沉降,养生核心在于“顺闭藏之性,护内敛之阳”——既需避免寒邪耗阳、妄动散气,更要通过食补、动养、心安,为脏腑储能,筑牢来年生机根基。 一、立冬养生核心原理 冬季“藏”为天道,人体需顺应此规律:一是敛阳护阴,阳气是生命动力,立冬后阳气易耗散,需减少外界干扰,让阳气沉潜于内;二是固护脾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源,冬季脾胃运化减弱、肾气易虚,养脾肾即固根本;三是避寒就温,寒邪易从皮毛、口鼻入侵,导致气血凝滞,诱发关节痛、感冒等问题,保暖与温补需双管齐下。 二、温润食补食谱(温补不燥,贴合闭藏) 1.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500g焯水去血沫,加当归15g、生姜30g、红枣6颗,慢炖1.5小时,加盐调味。羊肉温阳补气血,当归养血、生姜驱寒,是《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的经典应用,适合畏寒、手脚冰凉者。 2. 山药枸杞小米粥:小米100g淘洗干净,加水煮30分钟后,放入山药200g(去皮切块)、枸杞10g,再煮15分钟,可加少量冰糖。山药健脾益肾、小米养胃,枸杞滋阴,温和滋养不滋腻,适配冬季脾胃弱的体质。 3. 核桃栗子焖鸡:鸡肉400g切块焯水,与栗子150g、核桃50g、生姜片一同入锅,加生抽、少量料酒焖煮40分钟。栗子、核桃补肾益精,鸡肉温中益气,助力脏腑储能,适合冬季补养。 4. 陈皮红枣茶:陈皮5g、红枣5颗(去核),用沸水冲泡,焖泡10分钟后饮用。陈皮理气消滞,避免温补食材腻胃,红枣补气养血,日常饮用可调和气血。 三、舒缓动养方式(敛气不耗,疏通经络) 1. 八段锦:晨起或午后在室内练习,重点练“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两式,每式重复6-8次。动作舒缓,能激发脏腑阳气、疏通经络,且不妄耗气血,契合“冬藏”之道。 2. 室内太极拳:选择24式简化版,节奏缓慢均匀,注重呼吸与动作配合,每次20-30分钟。可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下肢力量(肾主骨,下肢为肾经循行之处),同时平复心神。 关注我,九运养和堂! #强烈推荐 #健康 #养生之道 #节气 #立冬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5: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