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
00:00 / 08: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4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随时找回往昔某时某刻的感受,如果能找回,也就是拾起了往日逝去的时光,借助于某个物品,某种味道,偶然间的事,起一种幸福。 近段时间我正在和和大家分享这本译林出版社的镇社之宝《追忆似水流年》,作者布鲁斯特把人性了解的太透了,他写到姨母家的管家的真实性格底色:可以对着书中的悲苦痛哭流涕,而对现实身边的人冷漠无情,写到他们曾经的朋友虚伪且趋炎附势爱慕虚荣又要装作非常痛恨这种人的样子,他花大量的时间去描写钟楼,教堂和斯万家的花园,其实这些都是通过一个物体,一朵花,去回忆和这些事物相关的人和事,构成了一部跨越时空的回忆传世巨著,他用文字重建了自己的童年,他写外婆送他的书,写姨母在病床上对抗时间的洪流,写斯万推荐给他的书,这些都构建了作者走上文学之路的基础,也影响了作者后期在病床上的生活观,这部《注意似水流年》作者在病床上17年写成的巨著,因为它是意识流的作品,没有小说那样的主人公主线,这本书被公认的难读难理解,但是读完也是感触最深的一部书,读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但读完她就像你不知自己什么时候爱上一个人一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嵌入到你的思想中去了,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就这样挥之不去了,我想这种写作方式对读者来说是深沉的,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一样,他是慢热的,没有足够的耐心根本无法接近他,当你有耐心读她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沉沦了,并且终生都不会对他改观,我想普鲁斯特应该是个慢热的处女座。 本身文学也是一种延迟的满足,对抗着这个时代的即时消费,普鲁斯特能用30页的篇幅去描绘他小时候难以入睡前的状态,我花1~2个月的时间去读他这本巨著,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我们共同精神的“斋戒”,我用纸质书去抵御和屏蔽低级快乐短视频的战场,本能防御自己陷入时间被不知不觉被动消耗随波逐流的洪流之中。#读书分享#好书推荐#读书#读书分享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