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卖炭翁,小编了解外卖员这个职业后,突然想起来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可怜的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里身上穿的衣服还是那么单薄,心里却在担心天气若是不够冷,碳价会跌得很低贱,因此宁愿天气变得更寒冷,自己冻的浑身发抖,也希望能够卖出更多的碳来维持生计。我觉得这句话和如今外卖员这个职业特别的契合,了解过外卖的就知道恶劣天气单价就会比平常高个两三块,一到下雨天或者下雪天外卖骑手全都会出来抢单,他们不会因为天气冷天气热或者不好骑车而放弃出来挣钱的机会,因为哪怕干个十来单也比平时多挣了四五十块,大家肯定看过郑州下暴雨的时候,外卖员都还在风里,雨里拿送外卖,下雪天也是能跑几天跑,摔倒了再爬起来,虽然带着雨衣,也穿得很厚,但是在外面淋了一天的雨,衣服早已经湿透了,加上寒冷得天气,身体早已经冻的冰凉,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他们只想能够多挣一些,忽略身体健康。而且下雨天一些兼职的外卖骑手,骑车怕有危险可能不会出门,但是一些全职的骑手,他们只会觉得下雨了单价就高而高兴,这是他们每天的工作,一家人的重担在他们身上。不了解可能觉得希望天气好一点,骑手就容易骑车点,别太辛苦了。但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天气都不重要,只要能抢到单子,能赚饭钱就好。估计有人问了外卖骑手工资那么高,少挣一些没啥吧,天气不好在家歇着吧。其实他们一天挣的多,消费也高,虽然一般一天吃两顿或者一个饭,但平时喝水都是三四瓶四五瓶得喝,不仅喝矿泉水还要补充糖分才能弥补出汗流失的能量,要想跑的快,跑的久,电池要租容量大的,一般的一个月都要三百多。电车对他们来说是消耗品,经常修修补补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挣钱是他们唯一的目标,只有拼命的干,才能存到钱。最后希望所有外卖骑手们工作顺利,路上注意安全。#外卖员 #单王 #卖炭翁 #热点话题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卖炭翁》最好的古诗视频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通过描绘卖炭老人的生活状况,不仅展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遭遇,还通过这一形象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揭露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白居易还继承了《诗经》“兴观群怨”的艺术功能,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他提倡诗歌应该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不公、抒发人民情感。这种诗歌观念在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新乐府》组诗中的诗篇,都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溯源你会发现,白居易的诗歌在内容上深受《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比如《魏风·硕鼠》等),继承了《诗经》的“风雅”精神,他借鉴《诗经》的叙事手法,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融入诗歌之中,通过诗歌来反映人民的苦难和愿望。 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白居易 #满面尘灰烟火色 #诗经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