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产后医院护理核心是**“恢复+预防”**,重点围绕身体恢复、伤口护理、喂养支持和异常监测四大模块。 1. 身体恢复:以“休息+温和活动”为核心 - 休息优先:产后24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采用侧卧位或半卧位,减轻腹部压力,利于恶露排出。 - 早期活动:顺产24小时后、剖宫产术后48小时(遵医嘱),可在床边缓慢走动,促进肠道蠕动(防便秘)和恶露排出,避免久坐久站。 - 排尿排便:顺产4小时内、剖宫产拔尿管后1-2小时必须尝试排尿,防止尿潴留;产后1-2天未排便可告知护士,避免用力过猛撕裂伤口。 2. 伤口护理:严防感染,观察愈合 - 顺产伤口(侧切/撕裂):每日用医院提供的消毒液(如聚维酮碘)清洁,排便后用温水从前向后冲洗,保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化脓,疼痛加剧需立即告知医生。 - 剖宫产伤口: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不要自行揭掉;观察伤口周围是否有渗液、红肿,若出现发热+伤口剧痛,可能是感染信号。 3. 喂养与乳房护理:早开奶,防胀痛 - 早开奶:产后30分钟内让宝宝与妈妈皮肤接触并吸吮乳头,促进乳汁分泌,建立亲子联结。 - 乳房护理:喂奶前后用温水擦乳头,避免用肥皂;若奶胀结块,可先热敷再让宝宝吸吮,或用吸奶器辅助排空,防止乳腺炎(乳房红肿热痛需及时处理)。 4. 异常监测:这4类情况必须立即告知医护 - 恶露:量突然增多(超过月经量)、有大血块、臭味,或持续鲜红色超过3天。 - 体温:产后24小时内体温≥38℃,或持续低热超过1天(可能是感染征兆)。 - 疼痛:腹部剧烈疼痛、伤口疼痛突然加重,或下肢肿胀疼痛(警惕血栓)。 - 其他: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大量出汗伴口渴(可能是脱水或失血信号)。#医院护理要点#医院陪护 月嫂#新生儿护理#宝妈#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医院陪护注意事项! 护工平台“精心护理”APP的运营人员从以下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医院陪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基础护理:科学照护的关键细节   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需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例如心脏手术后,血压应每2小时记录一次,若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高于160mmHg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糖尿病患者需额外关注血糖变化,避免出现低血糖昏迷。   2. 用药管理   严格遵循"五对原则":核对患者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和途径。对于需碾碎的片剂,需确认是否允许破坏剂型。   3. 体位与活动   脑卒中患者需保持良肢位摆放,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骨科术后患者使用梯形枕维持功能位。早期活动需遵循"三步法":床上坐起→床边站立→辅助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感染防控:不可忽视的防护网   1. 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者前后、处理分泌物后必须执行"七步洗手法",全程不少于40秒。陪护新冠患者时,需佩戴N95口罩并每4小时更换,护目镜使用后应用75%酒精擦拭。   2. 环境消毒   病房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床栏、呼叫器等高频接触表面,需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3次。   3. 废弃物处理   被血液污染的敷料应投入黄色医疗废物桶,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防刺穿容器。化疗患者的排泄物需静置1小时后再冲厕,避免药物残留污染。   三、营养支持:康复的基石   1. 饮食禁忌   高血压患者每日钠摄入应<3g,避免腌制食品;服用华法林者需控制维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动物肝脏摄入。   2. 喂食技巧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时保持30°半卧位,选用糊状食物,喂食后检查口腔残留。鼻饲喂养前需回抽胃液确认管位,灌注速度不超过200ml/15分钟。   3. 水分管理   心衰患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ml以内;长期卧床者晨起空腹饮用300ml温水可预防便秘。   四、心理支持:看不见的良药   1. 沟通策略   使用"三明治反馈法":先肯定患者进步,再委婉指出问题,最后表达期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宜采用简单短句交流,配合肢体语言增强理解。   2. 情绪疏导   肿瘤患者出现治疗抗拒时,可引导其参与护理决策,如选择午餐种类。   …… #医院陪护 #医院护工 #医院陪护注意事项 #医院陪伴 #随时随地标记一下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