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呀5月前
🌈孩子被吼后不说话,是因为这3个心理变化‼️ 1️⃣害怕 我们觉得“吼”有用,是因为能以最快速度“震慑”住孩子。 而所谓的被“震慑”住,其实是孩子害怕。 李玫瑾教授曾说: “父母发火时,孩子的那种害怕,就像是被几只老虎逼到了墙角。” 在大人的高分贝吼骂下,孩子不敢说话、不敢哭泣、不敢动、不敢表达情绪……他们的内心十分恐惧,为了不再被吼骂,孩子变得谨小慎微,立刻安静下来。 2️⃣逃避 如果大家注意观察,会发现,我们在吼孩子时,他们会低头,或者不断地回头。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这个表现,就会更生气,觉得他们没有认真听自己讲话。其实,在心理学上,这是孩子“逃避”的下意识反应。 他们想逃避父母狰狞的样子,想逃避父母刺耳的声音,想逃避当下的冲突。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意思就是遭受多次失败或者打击后,心理上容易出现绝望和无奈的状态。 比如,被吼大的孩子非常敏感,慢慢变得懦弱,遇到冲突就喜欢逃避。 3️⃣麻木 很多喜欢吼孩子的家长,一定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开始吼一两句就有效果了。 但慢慢地,必须要音量越来越高,吼得越来越多,才能起到作用。 其实,这个逐渐“加吼”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渐麻木的过程。 他们已经逐渐开始习惯了,习惯被吼、习惯父母的不耐心、习惯父母不肯重视他们的感受、习惯父母对自己的粗暴…… #脑科学[话题]#  #原生家庭[话题]#  #父母[话题]#  #语言暴力[话题]#  #拒绝精神内耗[话题]#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5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