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中小学教师减负8条措施公布:不得要求教师上街执勤、无学生在校 11月10日,据央视新闻消息,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对深化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8条措施: 1. 严格涉校涉师发文审核:实行发文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除专门文件外,一般不对督查检查、“一票否决”等提具体要求。 2. 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执行年度清单管理并备案,杜绝重复/多头检查,严禁变相督查,不将留痕资料作为评价依据。 3. 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白名单总量控制在10项内,每校每学期进校园活动不超6次,严禁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等无关任务。 4. 严控教师借调借用:原则上不借调,确需借调的需备案且不超6个月(可延期一次),无学生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避开教学高峰期安排培训。 5. 精简数据填报与应用程序:清理规范教育类应用程序,禁用强制打卡、积分排名等功能,推进数据共享,不安排教师从事非教学类数据统计。 6. 完善课后服务保障:课后服务衔接当地下班时间,引入第三方机构需规范遴选,保障教师待遇,实行弹性上下班制。 7. 健全减负监测核查:纳入县域教育督导和责任督学督导,畅通三级举报渠道,鼓励第三方监测,对问题地区约谈通报、追责问责。 8. 强化多部门协同治理:统筹与形式主义整治、反腐集中整治工作,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监督,规范舆情管理,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教育 #涨知识 #今日分享 #上热搜 #学习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若干措施的通知》,从严格规范发文审核、清单管理督查检查、优化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严控借调借用教师、精简数据填报、完善课后服务保障、健全监测核查及强化部门工作协同等方面提出8条措施,为各地推进教师减负工作提供明确指引,推动教师减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要点如下↓ 建立严格涉校涉师发文审核机制 教育部实行发文与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机制,将是否布置超出教师职责范围的工作作为重要评估内容,除专门文件外,一般不得对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创建示范评比、“一票否决”、追责问责等提出具体要求。 规范涉校涉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清单管理 严格执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年度清单管理制度,每年年初报教育部备案,未纳入清单的事项一律不得开展。 不得随意设置创建示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等事项,严禁以调研、评估、指导、监测等名义变相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不得以发文开会、留痕资料、台账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不得开展以学校为对象的各类达标活动,对现有的达标活动进行清理,已经开展的期满后自行取消。 健全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 教育部对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进行审核把关,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完成备案。省级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总量一般控制在10项以内,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未列入“白名单”事项原则上不得进入,每所学校每学期各类进校园活动不超过6次。 严禁强制要求师生参与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要求教师承担巡河护林、上街执勤、创城庆典、汇演展览等非教育教学任务。严禁以打卡留痕、填报总结等方式验收活动,不得将参与情况与考核评优挂钩。 严格中小学教师借调借用管理 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借调中小学教师,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确因工作需要的,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学校和本人同意。 严格规范管理中小学校承担社会考试和教师监考任务,每校每年承担社会考试次数不超过5次。 法定节假日、周末、寒暑假等无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安排专任教师值班值守。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