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3获赞100
![“学困生"是怎么形成,优秀又从何而来?
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一个教育真理:所谓的“差生”,往往只是暂时被挫败感束缚的学习者;而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发现自身的可能性。具体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庆祝]信心比分数更重要:一个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学生,很难自发地产生学习动力。从“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小目标开始,积累“我能行”的实际体验,是实现转变的关键第一步。
[庆祝]问题导向而非分数导向:关注“今天比昨天进步了多少”,而不是“距离目标还差多远”,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成长型思维,把挫折转化为学习的资源。
[庆祝]家庭支持系统的重构:父母的期望应该转化为具体的鼓励行为(如观察细节、肯定过程),而不是空洞的要求(如“必须考多少分”)。
[庆祝]生涯愿景的引领作用:当学生清楚地看到“现在的努力与未来生活的联系”时,内在动力就会自然被激发,这是持续进步的深层动力。
[庆祝]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帮助每一个暂时落后的学生找回学习的意义和快乐,正是学业规划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分数之上 #家庭教育 #中考 #家庭教育经验分享](https://p3-pc-sign.douyinpic.com/tos-cn-p-0015c000-ce/oMyaIaFFjCn5bFwUECDAQJFw9jpwgBgAfIESf9~tplv-dy-resize-origshort-autoq-75:330.jpeg?lk3s=138a59ce&x-expires=2079324000&x-signature=1oGjJ%2BFzsgjbAoAAkmu0qwWh2Ns%3D&from=327834062&s=PackSourceEnum_AWEME_DETAIL&se=false&sc=cover&biz_tag=pcweb_cover&l=20251124140601FECF3C638E5AB96DB15B)

老师如何转化学困生经验,交流分享?学困生问题是教育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辅导学困生,是我们每个老师要思考和解决的。这篇学困生转化交流稿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老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听了刚才老师的分享,真是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学困生转化的问题。学困生的存在一直困扰着我,之前我对待学困生,我主要采取的是严格要求 或者批评,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后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改变了对待学生的方式,发现效果不错。从我实际教学中,我得到了几点有意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