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训练计划之只用哑铃打造完美肩膀 肩膀是健身中易受伤又需重点塑造的部位,哑铃作为灵活训练工具,能针对性锻炼前、中、后三角肌。以下 8 个技巧,从热身到强度调整,助你高效练肩。 一、充分热身,降低受伤风险 肩膀灵活但脆弱,训练前需激活肌群。推荐 3 个哑铃热身动作:用轻哑铃做哑铃光环绕头,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提升肩旋转灵活性;做哑铃剑式举,从身侧斜向上举过身体,增强肩动态稳定性;进行哑铃大绕环,大幅度绕身移动哑铃,拉伸肩部、提升跨身灵活性。动作重控制与范围,为训练做好准备。 二、直接练前束,避免失衡 别仅靠卧推练前三角肌,加入哑铃推举,专注前束收缩;做哑铃前平举,控制哑铃举至肩高,强化前束力量与维度,动作重质量,确保刺激到位。 三、拉伸增中束生长潜力 通过拉伸提升中束效果:倾斜身体侧平举,倾斜身体让哑铃过中线,加大中束拉伸;斜板前举,借助斜板使肩后展,扩大前束拉伸范围,刺激肌纤维生长。 四、重负荷训练,不止头顶推举 突破单一动作,在多动作中加重量:重前举用更重哑铃,控制下放的离心收缩;借力侧举借身体力举哑铃,缓慢下放刺激中束;后束划船(稻草人划船)抬肘练后束;靠架后束划船,拉臂至身后并外旋,强化后束,离心阶段控速更增刺激。 五、轻重量训练,专注控与张力 轻哑铃助于精准训练:慢速前举用轻哑铃慢举,感受前束每寸收缩;地板侧举在地板上做侧举,保持上 75% 运动范围,持续给中束施压;W 举用轻哑铃摆 “W” 形,结合肩外旋与伸展,专攻后束,重动作质量与肌肉张力。 六、Urlacher 动作,替代面部拉力 无器械做面部拉力时,试试Urlacher 动作:坐长凳末端,握哑铃前伸再拉向身体,肘部贴身、掌心向后,模拟面部拉力,激活后束与上背,还能轻练二头肌。 七、单臂推举,突破核心限制 双臂推举受核心制约,单臂推举可增重 10%-20%,增强单侧力量,逐步提升双臂推举能力,交替训练突破瓶颈,加速肩生长。 八、降重组训练,借哑铃灵活性 哑铃换重便捷,适合降重组:一组头顶推举力竭后,立刻换轻哑铃继续,持续刺激肌纤维,创造超负荷,最大化训练强度与效果。 结合这 8 个技巧,注重动作质量与渐进超负荷,无论新手还是进阶者,都能高效塑造强壮匀称的肩膀。 #健身 #力量训练 #减脂 #增肌 #哑铃
00:00 / 1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4
NCLKX3月前
#科普 #爬楼梯 #适量运动 #老科协#锻炼身体@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打破“爬楼伤膝”谣言,科学爬楼有诀窍 “日常爬楼梯会伤膝盖,不能爬”,这样的流言让不少人对爬楼梯望而却步。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对于膝盖没有损伤的健康人群,采用正确姿势、合理负荷地爬楼梯,不仅不会增加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反而能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起到保护作用。 爬楼梯其实是一项被低估的健身运动。它结合了有氧和力量训练,燃脂效果显著,一个 70 公斤的人以中等速度爬楼梯 30 分钟,可消耗约 250 - 300 千卡热量。同时,它还能锻炼股四头肌、臀大肌等核心下肢肌群,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强心肺功能。而且,它无需专门场地或器械,十分便捷。 “爬楼梯必然伤膝”是错误认知。真正导致膝盖不适甚至损伤的,是错误的姿势、过大的强度或身体条件与运动负荷不匹配。比如身体过度直立或后仰,会使膝关节承受过多压力;“踩高跷”式爬楼,重心不稳,冲击力集中在膝盖;膝盖内扣,会使膝盖承受异常扭转力;下楼梯“直腿砸”,会让膝盖承受过大的冲击力;速度过快或步幅过大,也会加大关节负荷。此外,体重过大、肌肉力量不足、已有膝伤未愈、过度训练等情况,也会增加膝盖受伤的风险。 那么,如何科学爬楼梯呢?首先,要保持上半身微微前倾,核心微微收紧,想象头顶有一根线轻轻向上提。脚步动作上,要全脚掌着地,膝盖方向与脚尖方向一致,屈膝角度自然。发力模式主要依靠臀部和大腿后侧肌群。下楼梯时要更谨慎,屈膝缓冲,全脚掌接触下一级台阶,控制身体缓缓下降。爬楼结束后,还要进行拉伸放松,如股四头肌拉伸、小腿后侧拉伸、靠墙静蹲等。 不过,爬楼梯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已有明确膝关节伤病者、严重超重/肥胖者、老年人(尤其伴有骨质疏松、平衡能力差)、孕妇(尤其孕中晚期)、心血管疾病患者、下肢力量严重不足者等,应谨慎选择或避免将其作为主要锻炼方式。 楼梯本身是无辜的,只要掌握正确的姿势、控制合理强度、重视爬后拉伸,并清楚认知自身状况,爬楼梯就能成为我们安全、高效健身的好伙伴。 (文字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南昌市老科协孙大件重新整理编辑。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