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4天前
情绪研究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情绪体验的开放性是双向的。 很多人会以为“只要开心就好”,于是下意识地去屏蔽、否认或压抑负面情绪。但长期下来,这种防御就像给心装上了一层滤网——它在挡住痛苦的同时,也削弱了我们感受纯粹快乐、爱与宁静的能力。 就像手心和手背,情绪的感受通道其实是同一套系统。当你允许自己安全地感受悲伤、委屈、恐惧,不急于逃避或消除它们,你就是在锻炼一种情绪容纳力。一旦这种能力建立起来,你就能在爱与喜悦来临时,用同样的开放去迎接它们,而不是因为习惯了防御而错失深度体验。 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情绪开放的小练习: 第一,命名情绪。当你感到难过、害怕或不安时,试着在心里或纸上写下:“我现在感受到的是……”,比如“难过”“恐惧”。简单的命名,能让情绪被看见,而不是被压抑。 第二,身体扫描。闭上眼睛,慢慢感受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停留——是胸口发紧、肩膀沉重,还是胃里发空。不去评判,只是观察。 第三,允许三分钟。给自己三分钟,完全允许当下的情绪存在,不找方法、不找解决方案、不逃避。你会发现,大多数情绪在被充分允许后会自然流动。 第四,情绪配对。当你感到快乐或被爱时,也试着放慢节奏,像观察悲伤那样去体验它的细节。这种训练,能让你在正向情绪中停留更久。 第五,情绪日记。每天记录一次情绪的起伏,写下触发点、身体感受和想法。这能帮助你识别情绪模式,减少被动反应。 愿你在每一次情绪的潮起潮落中,都能温柔地拥抱自己,让爱与快乐,在你心中停留得更久一些。 #心理#个人成长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要不要表达负面情绪? 葛吉夫认为生命中的有七大障碍,阻碍你走向觉醒,使人不能清醒过来,这七种障碍分别是:认同、内在顾虑、想象、说谎、表达负面情绪、说话太多、肌肉紧张。 今天我们来说说:负面情绪 「负面情绪」是指一切激烈或消沉的情感、情绪,例如自怜、自卑、愤怒、猜疑、恐惧、烦恼、厌倦、嫉妒、记恨、抱怨、发牢骚。 表达负面情绪,是最浪费能量的一种形式,一个人有可能在大发脾气之后就生病了。所以,不表达负面情绪,成为第四道里非常重要的功课。 不表达负面情绪,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修行多年的人也是一样。 因为情感中心的运作速度非常快,不是理智中心可以追得上的,事先几乎没有预兆,想拦住都来不及,只有事后后悔的份。 负面情绪与想象有密切的关联,通过诚恳的自我观察,你将会发现,许多负面情绪都是来自想象,如果人能够保持记得自己更久一点,他就不会让这些负面情绪有诞生的机会。 一般人认为表达负面情绪是十分自然的事,甚至是必要的。 普通心理学也鼓励人表达情绪、表达感受,以免压抑自己,造成更大的创伤。 这是对的,因为一般人如果不把负面情绪表达出来的话,累积的负面情绪会转变成毒素,对身心都会有坏的影响。 但是,表达负面情绪对于灵魂进化没有帮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转化负面情绪,而不是表达。 以我们目前的素质而言,完全不表达负面情绪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不要表达,尝试以记得自己来转化这些原本会被负面情绪浪费掉的能量,帮助你的“记得自己”更深刻、更持久。 同时,多学习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的技巧,可以减少许多摩擦,降低负面情绪产生的机会。 此外,清理过去的心理创伤是有必要的,通过心理治疗,催眠治疗来处理心理层面的问题,释放掉负面情绪,往往会对灵修产生良好的正面效果。 尤其重要的是,你必须认识,体会到“负面情绪完全无用”这个事实。 负面情绪毫无用处,不会帮助我们认识新的真理,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不会帮助我们获得能量,它使问题变得更严重,它使人离认清真相更远,侵蚀我们进化的可能性。 在我们还无法完全控制负面情绪之前,负面情绪反而是我们对自己下工夫的好机会。 如同军人唯有天下大乱之际才能大展身手,当你观察到负面情绪出现时,应该像猎人见到猎物现身一样高兴。 #负面情绪 #疗愈 #身心灵 #内在成长 #生命的力量 @丙戊在终南山
00:00 / 03: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