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3: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NCLKX3天前
#心脏 #睡眠 #熬夜 #心血管 #科普 @抖音小助手 @DOU+小助手 最佳“护心”入睡时间找到了!就在 22:00 - 23:00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成了不少人的常态,但你可能不知道,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紧密相关,牛津大学一项基于 UK Biobank(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的大型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最佳“护心”入睡时间。 该研究收集了 50 多万人的健康信息,其中 10 万多人佩戴“加速度计”装置,连续 7 天 24 小时监测身体活动,以此推算入睡时间等数据。经过筛选,最终 88026 名参与者的数据被纳入分析。 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按入睡时间分成四组:晚上 10 点前入睡、晚上 10:00 - 10:59 入睡、晚上 11:00 - 11:59 入睡和午夜后才入睡。经过平均 5.7 年的随访发现,一共发生 3172 例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的是晚上 10 点 - 10:59 入睡的那组。过早睡(< 10:00)风险增加 24%,11:00 - 11:59 睡风险增加 12%,午夜后才睡风险增加 25%。这表明,晚上 10 点到 11 点之间是“最佳入睡时间窗口”。 研究还发现了性别差异。女性的心血管健康对睡眠时间更敏感,过早睡或熬夜到午夜后,风险都显著增加,尤其是午夜后才睡的女性,心血管风险比“10 - 11 点”组高出 63%。而男性只有“过早睡(< 10:00)”时风险增加 17%,熬夜影响不如女性明显。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物钟紊乱,太早或太晚睡觉会让昼夜节律失衡,影响血压、激素分泌和血管功能。二是代谢异常,晚睡和早睡都可能扰乱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肥胖和糖尿病风险,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三是性别差异,女性绝经前有雌激素保护,但睡眠节律紊乱可能削弱这种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控制了睡眠时长、规律性、肥胖、吸烟等其他变量,“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 U 型关系”依然存在,这说明入睡时间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风险因素。 为了心脏健康,我们应把握晚上 10 - 11 点的黄金入睡时段,保持作息规律,改善睡眠环境,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坚持运动、戒烟限酒。好睡眠,是心脏的守护伞,别再忽视它的重要性啦! (文字素材来源于科普中国;南昌市老科协孙大件重新整理编辑,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