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98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31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古代文化#我的乡村生活 #民间传说 三顾茅庐的来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虽有雄心壮志,却屡遭挫败,身边缺少一位能运筹帷幄的军师。他听闻隆中有一位奇才,名叫诸葛亮,人称“卧龙”,便有心请他出山。 这一日,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备上厚礼,第一次去拜访。一行人来到隆中,只见几间茅屋,清幽雅致。不料,书童出来说:“先生今早出门访友,归期未定。”刘备只得失望而归。 过了数日,探得诸葛亮已回,刘备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前往。张飞抱怨道:“一个村夫,何必哥哥亲自去,让我用绳子绑来便是!”刘备连忙呵斥。到了茅庐,只见一青年在屋内读书,刘备大喜,上前行礼。一问才知,这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哥哥又被朋友邀走了。刘备留了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与诚意,怅然离去。 转眼冬去春来,刘备选择吉日,沐浴更衣,准备第三次前往。关羽、张飞都有些不耐烦,觉得诸葛亮徒有虚名,故意躲避。刘备却说:“昔日周文王为请姜子牙,何等虔诚,我这才哪到哪?” 到了茅庐,书童说先生在午睡。刘备不敢惊扰,便恭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过了许久,诸葛亮才醒来,听闻刘备在门外静立多时,深受感动。 二人相见,刘备诚恳地诉说了自己匡扶汉室的理想与眼下的困境。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和抱负打动,终于献上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并答应出山相助。 从此,刘备如鱼得水,诸葛亮也尽心辅佐,成就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的故事,也因此流传开来,成为诚心诚意、一再邀请的佳话。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每天学习一点点 #日积月累 三顾茅庐 三 顾 茅 庐 sān gù máo lú 褒贬色彩褒义 结构述宾 释义 基本顾:拜访;茅庐:草屋。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比喻比喻真心诚意地访贤求才。也指请人很费周折。 例句 1. 这位技术精湛的工程师是我们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功臣。 2. 徐厂长三顾茅庐,总算把这位专家请来当我们的技术顾问了。 典故 东汉末年,刘备听闻南阳卧龙岗的诸葛亮才华横溢,决定请其辅佐国事。一日,刘备携关羽、张飞,带上礼物,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却遭遇诸葛亮外出,只得带着失望归去。 数日后,刘备再次带领关羽、张飞前往卧龙岗。途中遭遇大雪,刘备坚持前行。到达诸葛亮家时,诸葛亮又已外出,刘备只得留下书信而归。数月后,至早春时节,刘备经卜卦者选定黄道吉日,第三次前往卧龙岗。此时,诸葛亮正好在家,但正在午睡。刘备不让小童通报,而是在廊檐下恭敬等待。待诸葛亮醒来,小童才通报刘备的到来。诸葛亮起身,说道:“你怎么不早通报!等我换一下衣服就来。” 刘备与诸葛亮相见后,诸葛亮分析了当时天下的形势。刘备非常高兴,便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见刘备三次前来茅庐邀请他,诚意满满,是位明主,于是答应出山。 此后,“三顾茅庐”便被用来比喻对有才能的人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或拜访、请教。该成语也被称作“茅庐三顾”、“三顾草庐”、“草庐三顾”。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4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6: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