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6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糖尿病只要不出现这五种情况,都不是大问题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健康科普破圈计划#糖尿病#控糖#糖友 糖尿病只要不出现这五种情况,都不是大问题。那不少糖友总问怎么知道糖尿病是不是失控了?糖友们,身体可是一个“智能报警系统”,并发症也不是一下子就蹦出来的,它来之前,会先在这5个地方悄悄“敲门”。我是吴主任,今天就教大家怎么听懂这些“敲门声”。 第一,眼睛“起雾了”。看东西越来越费劲,眼前像隔着一层纱,总有小飞虫在晃悠。千万别以为是年纪大了眼花,这很可能是高血糖在“腌制”你眼底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血管!血管被泡得又脆又漏,视网膜就开始“闹情绪”了。再不当回事,这扇“心灵的窗户”可能就真的要关上了。 第二,身上“变肿了”。早上起来眼皮是肿的,下午一按小腿一个坑,半天弹不起来。糖友们,这可能是你的肾脏在“哭泣”啊!肾脏是我们身体的“净水器”,长期泡在高糖的血液里,滤网就容易坏掉,把身体里有用的蛋白质都漏出去了。赶紧查个尿常规,看看有没有蛋白尿,这是抓住早期肾病的关键机会。 第三,心脏和大脑“没劲了”。总是觉得累,胸口发闷,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记性也变差。别总拿“亚健康”当挡箭牌!这可能是高血糖这个“隐形杀手”正在堵塞你的心脑血管。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水里杂质多了就容易结垢、堵塞。等到真堵死了,发生心梗、脑梗,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第四,手脚“变麻了”。手脚特别是脚,感觉又麻又凉,像穿着一双不透气的袜子,有时候还像有小针扎、有火在烧。这是高血糖在破坏你的神经末梢。咱们的脚离心脏最远,本来供血就差,神经再一“断线”,对伤口冷热都没感觉了。一个小水泡、一点破皮都可能变成大溃疡,最后走到截肢那一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第五,皮肤“爱闹了”。身上总是莫名其妙地痒,越抓越痒,还容易长疖子、长癣。这不是简单的皮肤病,是身体内部出问题,在皮肤上的一个投影。高血糖让皮肤变得干燥,抵抗力下降,成了细菌和真菌的“乐园”。 糖友们,记住这五个信号,定期给身体做个“安检”,咱们就能把并发症这个“坏蛋”挡在门外。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空腹血糖7点多,是不是糖尿病?下一步怎么办?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 #健康科普破圈计划 #糖尿病 #控糖 #糖友 体检报告,空腹血糖7点多,是不是糖尿病?下一步要怎么办?首先,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确实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看到这个数值,【不要慌张,但必须重视】。第一步,先自我排查。体检前一晚是否熬夜、情绪紧张?近期有没有感冒、发烧或外伤?这些应激情况都会像“干扰信号”一样,暂时性地升高血糖。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应在身体恢复正常后复查。如果没有,那就需要进行第二步,【寻求专业诊断】。请挂一个内分泌科的号,带上你的体检报告。医生会详细询问你的病史和症状。如果你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症状,那么一次空腹血糖7.0加上典型症状,就足以诊断糖尿病。但大多数人此时症状不明显,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这个检查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它能全面反映你身体处理糖分的能力。同时,医生可能还会让你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个指标能反映过去两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像一个“血糖录像回放”,结果更客观。拿到所有结果后,医生会给你一个明确的诊断:正常、糖尿病前期,还是糖尿病。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你开始健康管理行动的最佳时机。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医生警告:糖友们,别再只当“天气预报员”了!这份“年度气象报告”才能救命!#硬核健康科普行动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 #健康科普有真知 #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 得了糖尿病,我劝你千万别只知道天天测血糖!为什么?因为你每天测手指,只是在看今天的“天气”是晴是雨。而真正能决定你未来会不会遭遇“台风”、“洪水”、“地震”的,是这份每年必做的“年度气象报告”! 点赞收藏,这四个检查能帮你远离并发症,省下大笔冤枉钱。 第一,查【糖化血红蛋白】。它不是看“今天”的天气,而是你身体里一部能记录近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的“黑匣子”。它能告诉你,你这一个季度的“气候”到底怎么样,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第二,查【眼底】。这是在预报“台风”!糖尿病会悄悄攻击你视网膜的微小血管,眼底检查就像一部“气象卫星”,能把最早期的风暴眼拍得清清楚楚,是保护你视力的唯一方法! 第三,查【尿微量白蛋白】。这是在监测“洪水”预警!它是你的肾脏发出的最早的“求救信号”。在你的肾功能还没出大问题前,它就能捕捉到最微小的损伤,能把尿毒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第四,查【心血管】。这是在预测“地震”!糖尿病是心梗、脑梗的幕后黑手。定期做个心电图,必要时做个心脏或颈动脉超声,就像派“地质勘探队”去检查板块,能提前发现致命风险! 并发症的出现,从来都不是悄无声息的。这份年度报告,你记住了吗?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