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效应 海马效应(也叫 “既视感”“似曾相识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当人处于某个场景、经历某件事时,会突然觉得 “这个场景 / 这件事好像以前发生过”,甚至能 “预知” 接下来的细节,但实际上并无确切的记忆依据。 这种感觉通常短暂(几秒到几十秒),可能与大脑记忆系统的 “误差” 有关 —— 比如新信息输入时,大脑误将其归为 “过往记忆”,或是感官信息与记忆碎片偶然匹配,导致产生 “似曾相识” 的错觉。 海马效应本身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无需过度焦虑,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1、接纳它的存在 2、意识到这是大脑的 “小失误”,而非超自然现象或疾病(除非频繁到影响生活,需就医排查)。不必刻意纠结 “为什么会这样”,随它自然消失即可。 转移注意力 3、若感觉强烈,可暂时将注意力拉回当下(比如观察周围环境细节、做几个深呼吸),避免陷入对 “似曾相识” 的反复琢磨,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4、记录与反思(可选) 5、若频繁出现,可简单记录发生时的场景(如是否疲劳、压力大),可能会发现它与精神状态相关(如睡眠不足、焦虑时更易出现),进而通过调整作息、缓解压力减少发生频率。 总之,海马效应是大脑记忆系统的 “小插曲”,多数人都会经历,平常心对待即可。#海马效应 #心理学 #心理学知识 #心理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0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7
你的生活里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件事情还没发生,甚至只是刚刚开始,你就会想到一个非常坏的结果,开始胡思乱想,害怕失去什么,更害怕得不到什么。这种情况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非常常见,而且相当严重。后来我才知道,这叫做惊恐症。 在我生完孩子的那一年里,我总是莫名其妙地觉得有人会冲进我家,把我的孩子抢走。出门买个菜,我就担心孩子在家没被照顾好,会不会出什么事故。有时候,我甚至特别担心带孩子出门时会被别人抢走,或者被车撞到。这些是真实的吗?是真相吗?不是。但这些想法每天都会在我的脑子里萦绕。 直到后来,我经历了内在成长,处理了自己内在的很多问题,才明白这叫做惊恐症。它源于我内在的严重不安全感。走出这种状态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但有一点对我帮助很大,那就是认清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我记得刚开始处理这个心理问题时,我经常陷入这种状态,无法自拔。这时,我会多一份觉察,问自己:这是真的吗?你的想法会变成真的吗?当下,它真的发生了吗?这三个问题帮助我一次又一次地从胡思乱想的状态回归到现实。 或许你们会质疑:这明明是心理疾病,怎么可能仅凭三个问题就能解决呢?确实,那份深深的不安全感早已扎根在我内心深处,是无数次应急反应和创伤累积的结果。但如果你像我一样,暂时无法立即处理内心最深层的创伤,不妨试试这三个问题,它们能帮助你回归当下,继续好好生活。 首先,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其次,他真的发生了吗?最后,我真的这么害怕吗?这三个问题能帮你分清事实与观点,让你在混乱中找到一丝清明。当你能够冷静面对现实,就能积蓄力量,最终去处理那些内心深处真正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我送给你们。希望它们能像帮助我一样,帮助你们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生活。#自渡自愈 #焦虑 #惊恐 #惊恐发作 #惊恐症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