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1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越清醒越焦虑:那些看透一切的聪明人,为何总是成不了事儿? 老李是个聪明人。在他的世界里,一切事物都能被解构、分析,最终归于一句“不过如此”。他享受着这种智力上的优越感,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然而,夜深人静时,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虚感总会悄然袭来。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怪圈:看得越透,动得越少;想得越深,错得越怕。 他三年前就想做自媒体,研究了所有平台的算法,分析了上百个爆款案例,笔记写了上万字。但当别人问他账号叫什么时,他只能尴尬地笑笑:“还没开始,我想等准备得再充分一点。”他看透了职场人际的虚与委蛇,于是选择“独善其身”,结果在晋升时被那个他曾经看不起的、“只会搞关系”的同事超越。他安慰自己:“我不是做不到,我是不屑于做。” 看到周围的朋友一个个做出成绩,濒临崩溃的他终于意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他的“看透”,其实是一种高级的“瘫痪”。世界不会因为你看懂了游泳手册而让你成为游泳冠军。当所有人都在岸边分析水性、讨论姿势时,那个率先跳进浑浊池水、呛了几口却坚持扑腾的人,早已学会了游泳。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分析瘫痪”。过于追求最优解,反而会在无尽的选项中无法做出任何选择。老李正是如此,他看到了太多可能性,也预判了太多风险,最终被自己的“聪明”捆住了手脚。 那么,如何打破这个魔咒呢? 1.接受“不完美”的开始。完成比完美重要100倍。第一个视频可以很粗糙,第一篇文章可以很稚嫩,但这都是你从“看客”迈向“玩家”的勋章。 2.构建“认知-执行-反馈”的闭环。别让知识只停留在收藏夹。今天学到一个方法,明天就立刻用一个小项目去验证它。用行动检验认知,用结果驱动成长。 3.用“做到”代替“看透”。把目标从“我要看懂所有事”,调整为“我今天必须做成哪件小事”。哪怕是发一条朋友圈,和一个人主动沟通,都是一个微小的胜利。 老李终于明白,真正的清醒,不是在安全区里指点江山,而是明知前路泥泞,依然愿意滚上一身泥巴。这个世界,最终奖励的不是那些看得最透的人,而是那些做得最狠、坚持最久的人。他从电脑里翻出那个尘封了三年的文档,敲下了标题:“我的第一篇,写给我的失败”。这一次,他不追求一鸣惊人,只求一个笨拙而真实的开始。 我是跨界山,一个连续跨行折腾18年,混成国企高管的中年耿直男。主业副业加投资,搞米路上不孤单。#人生感悟#人性#认知#商业思维#成长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1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3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