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60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
刘付莲3月前
## 嫉妒:一种复杂的社会比较之苦 嫉妒,本质上是一种因感知到他人拥有自己渴望却未能获得的优势(如特质、成就、关系或资源),并伴随着痛苦、自卑、敌意乃至破坏欲的复杂社会情绪。它根植于**社会比较**,当我们在比较中自认处于劣势,而对方拥有的东西又对我们意义重大时,嫉妒便可能滋生。这种情绪混合了**自卑、挫败、怨恨**,有时还伴有强烈的**占有欲**(尤其在关系嫉妒中)。 **嫉妒的核心心理机制在于:** 1. **威胁感知:** 他人的优势被解读为对自身价值、地位或拥有物的潜在威胁。 2. **自尊损伤:** 比较结果挑战了积极的自我评价,引发“我不够好”的痛苦感受。 3. **不公平感:** “为什么是他/她拥有,而不是我?” 这种认知加剧了痛苦和愤怒。 4. **敌意与排斥:** 嫉妒常伴随对比较对象的贬低、疏远甚至攻击冲动,试图通过否定对方来恢复心理平衡。 **现实中的嫉妒面孔:** * **职场中的能力嫉妒(Envy):** 小李与小张同期入职,能力相当。当小张因出色完成一个重要项目获得晋升和公开嘉奖时,表面祝贺的小李内心却翻江倒海。他反复思忖:“那个项目机会本来也可能给我,为什么他成功了?是不是老板偏心?” 他感到自己同样努力却未被看见,小张的成功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的“失败”。他开始无意识贬低小张的成就(“他只是运气好”),在合作中变得消极抵触,甚至对小张产生莫名的厌恶。这种嫉妒源于对他人专业认可和发展机会的渴望落空,核心是自尊受损带来的痛苦与敌意。 * **亲密关系中的占有型嫉妒(Jealousy):** 小敏发现男友最近频繁称赞一位共同的女同事A聪明有趣,并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较多。尽管男友行为没有越界,小敏却感到强烈不安。她不断查看男友手机(寻求“证据”或缓解焦虑),想象他与A的互动场景,心中充满酸涩和猜疑:“他是不是觉得A比我好?他会不会喜欢上她?” 这种嫉妒混合了对失去伴侣关注的恐惧、对潜在竞争对手(A)的敌视,以及对自身吸引力的怀疑。她可能变得过度敏感、控制欲增强,或无理取闹,根源在于对专属亲密关系可能被“威胁”或“夺走”的深度焦虑。 **面对嫉妒:** 意识到它的存在是第一步。理解嫉妒源于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如价值感、安全感)是关键。与其任其发酵成破坏性行为,不如尝试将其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如职场案例中专注精进技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高知女生必看:不被情绪左右的秘诀 你是不是常常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走? 上司的脾气、同事的抱怨、朋友的成功……让你焦虑、疲惫。 梅尔·罗宾斯教你一个简单的心理开关——三个字,就能夺回自己的人生主导权。 梅尔在《Let Them Theory》中提到:“Let Them”——让别人去做他们的事,自己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在机场延误时,周围人抱怨、指责,她选择Let Them,把注意力收回自己,看书静心; 职场中,有同事抢功、发脾气,她也说Let Them, 不争不解释,把精力用在做好自己的事上。 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却能帮你: 停止无效操心,释放被透支的精力; 明确边界,不为他人的情绪负责; 在风暴中心保持冷静和理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陷入愤怒或焦虑时,大脑会抑制理性判断; 说“Let Them”,就是给自己一个心理缓冲键,让理性回归,掌控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边界感:父母、上司、朋友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让他们去吧,你才自由。 情绪智慧:嫉妒、抱怨不是错,而是提醒你把目光投向自己的渴望和目标。 自我主导:从“被动反应别人”到“主动创造自己”,你才是生活的主角。 可实践三步法:觉察——选择——回归,每天练, 让“Let Them Life”成为一种规律。 ↓告诉我,你有什么被周围左右情绪的经历么? 你会怎么用“Let Them / Let Me”夺回自己的主导权? #知识分享 #访谈 #情绪 #女性智慧 #书单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