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Day 7】学习内容❤ 第十四讲:冰山(上) 第十五讲:冰山(下) 【今日领学】 冰山是一个隐喻。如果说冰山是一个隐喻的话,我们想到冰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下面我们用一个小的情景来呈现一下冰山。 比如说冲突的时候,一个妈妈对孩子,妈妈用手指责孩子:怎么还不写作业? 这里面有几层冰山?妈妈有妈妈的冰山,孩子有孩子的冰山,所以所谓的冲突是冰山的碰撞。 还有一个,这个家里面的观念,对于学习的认知,对于成长的认知,对于沟通和交流的认知,是不是也是一个冰山? 我们现在感觉一下妈妈。妈妈说怎么还不写作业的时候,她是怎么应对的?指责。 她有什么观点:第1层,孩子应该写作业;第2层,只有写作业才是好孩子;第3层,我指责你你就可以改正,我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表达出来我的情绪,你才能够重视。 妈妈这一刻有什么感受呢?愤怒。有什么期待呢?孩子们赶紧写作业。基于愤怒又有什么感受出来?无力,因为我觉得我好像管不了你。 妈妈的渴望是什么?渴望得到孩子对她的认可。 我:那个能够轻松处理这个问题的妈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当我们分析完以后,用冰山来探索完妈妈,那么这一刻有什么感觉? 我们来探索一下孩子的冰山。 当妈妈指责我的时候,孩子是什么感觉?害怕。 孩子有什么应对?一边做作业,一边想着玩。 孩子有什么观点?妈妈不应该指责我,我有权利决定我什么时候写,妈妈可以好好跟我说。 孩子有什么期待呢?尊重我,理解我,。 孩子的感受?委屈。基于这份委屈,又有什么新的感觉出来?和委屈在一起的感觉是什么感觉?愤怒,觉得被人控制了。 为什么妈妈能够如此深刻的体验孩子的感觉?为什么她又能深刻的体验孩子的感觉,还不断的去指责孩子?也许是她过去有过这种被指责的经历,然后她复制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是为了完成自己过去小的时候,那个在指责的故事里面没有满足的期待,比如说抵抗,说不定在她的心里是期待着一场冲突发生。 如果你能够和每一层面沟通,你会发现,这些沟通能很快速的融合为一体,成为一座冰山。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