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李喆3天前
从内耗的泥沼中慢慢走出 最近半年,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几乎整日处在焦头烂额的状态,其间数日彻夜未眠。跟好朋友聊起近况,他说我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让我放下助人情结,我也不可能包办所有事情。这样的聊天次数多了,劝解者倒没烦,我在焦虑之上又增加了对自己的厌恶情绪。其实,他说的道理,我不少都懂,但想通了不等于做得了,就如同这本《破茧》中举的一个个例子,我陷入内耗看不到光明。 作者写书的目的是要内耗者“自我修复”,在书中列出了内耗出现的九大场景和表象。很遗憾,不少问题于我来说都可以直接命中靶心。 不过,和知识的邂逅,如同在转角处的相遇。读书多了,总有能派上用场的时候。这本书我读了之后有收获,绝对不在于作者讲了哪些大道理,也不在于传授了哪些快速改变自我的灵丹妙药。陷入泥沼的人,决不能用蛮力生拉硬拽,只能慢慢拖动;陷入内耗的人,最需要的是一些简单实用的小办法,慢慢改变自己。 在介绍完每个场景和表象后,对这些在很多人看起来的问题,作者都会给予意外的肯定。比如,自卑实际上是推动人成长的原动力,社恐是你的朋友无须“治愈”,高敏感者有四种独特的天赋,讨好是心有他人的表现等等。那种“自己一无是处”的焦虑感,会在阅读中慢慢降低。 对于上述问题,作者并非泛泛地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在分析其出现的场景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建议。摆脱原生家庭的伤害,要分析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负面情绪有哪些;关于焦虑和抑郁,出现的诱因不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自然也不同。 最后,作者往往针对问题,给出一些需要积累的窍门,让读者通过长期的调整达到华丽转身的目的。比如,解决自卑,可以每天给自己打气,肯定自己做出的一切;敏感需要换成“无用之事”,用轻松的忙碌消解负面情绪;用拒绝代替讨好,不太具体的借口、拖延或真诚都可以帮助你;学会和焦虑共存,让焦虑自然流淌远比强行解决更轻松……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天尝试改变一点点,我就可以从内耗的泥沼中慢慢走出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内耗自救 #内耗 #还好有书籍 @人民邮电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4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