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知识科普 #思维训练 如何变的更聪明第二章 这是《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第二章“什么是敏捷思维”的核心要点总结: 一、核心概念:思考≠知识/推理 •区别于“获取知识”:照本宣科式的知识积累会限制思维,无法应对变化(如过时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 •区别于“逻辑推理”:推理是“符合逻辑”,但可能未反思观点本身(如“被外星人绑架”的想法逻辑自洽但不合理); •思考的本质:是主动加工(包含推理、创新、分析、自我监控等),甚至要“超越已知”,追求新发现。 二、敏捷思维的核心要素 敏捷思维的基础是 元认知+反直觉思考: 1.元认知: ◦定义:对“思考过程”的自我监控(思考自己的思考); ◦监控重点: ◦警惕不可靠直觉(如“球拍+球1.1英镑,球拍贵1英镑”,直觉易答错); ◦应对复杂决定(如医疗伦理问题,不能靠直觉“一刀切”)。 2.反直觉思考: ◦跳出常规逻辑/心理框架,主动加工想法(如把无关概念整合、从反向角度解题); ◦作用:简化复杂问题、发现新联系、应对不确定性。 三、敏捷思维的能力表现 能做到: •分析/整合概念(拆分复杂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从旧想法中创新(用新视角看问题、创造新概念); •反直觉推理(质疑“理所当然”的结论、应对不确定性)。 四、成为敏捷思维者的方法 1.心态层面: ◦怀疑自己的判断(承认答案可能错、不迷信权威); ◦反思“确定的事”(透过表象看本质,不按固定模式决策); ◦忘掉“自我”(换位思考、开放接受新想法); ◦不惧失败(乐观尝试,不退回“已知的舒适区”)。 2.行动层面: ◦跳出常规思维(用无关框架解决问题、自由组合想法); ◦给新想法留空间(不被预设占据思维); ◦提“天真的问题”(像苏格拉底那样探索本质); ◦坚持+记录想法(长期专注问题、及时记录灵感); ◦适当“白日梦”(让大脑放松,孵化新联系)。 五、延伸:概念思考的价值 概念是“从经验中归纳的普遍性”,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通过元认知分析概念,能重新设计思维模式、释放想象力(这是“概念思考”阶段的核心)。 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本章核心方法的行动清单?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7: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9
如何变自信呢? 这期视频结合我自己的经历和大家聊一聊,希望能够给予思考和启发~ 我小时候很不自信,最大的原因就是我的外貌,皮肤黑,眼睛小,大嘴巴,反正我觉得不好看,周围的人也没有说我好看的,可能是和姐姐的比较太明显,也可能是世俗的标准太过单一,总之,我很不自信,甚至因为外貌的“丑陋”而哭过。 后面我是通过美颜相机不断的拍照,不断找角度,试滤镜,换风格,然后发在社交平台上,想要去向大家证明——看我不丑,可能外界大家对我的赞美,还是对我有一定积极的反馈吧,所以还是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环,但也不知道这个反馈是真实的还是客套的,所以慢慢地,我好像也不是很在意他们是否觉得好看了,因为通过不断的看美照拍美照,不断地欣赏各种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体系,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所以后面无论他们是否觉得好看,都无所谓啦,我觉得好看就行。 综上,我从不自信变到自信,经历了三个过程吧。 第1阶段,我还是在满足外界的标准,因为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不可能完全脱离环境而去讲个人,通过外界对我的一个正向反馈让我对我自己自身也逐渐建立起了一个自信的基础。 第2个阶段,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体系,判断标准,不完全依赖外界的评价,开始有一定的反驳了,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自己会有质疑的时刻了。 第3个阶段,逐渐完善自己的审美体系和判断标准,外界的评价基本对自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自己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不是只有一个标准,也不是只有他人对自己的标准才是正确的,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自己要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让自己活得更加快乐。 所以不自信来自外界,而自信的根源来自自己,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当然需要和外界进行融合,但并不是完全靠外界决定自己,自己内心的强大是由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 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不同的标准,没有哪一个标准是正确或者错误的,不必用一个让自己不舒服的标准来审视自己,而是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用自己的标准来爱自己。 #女性成长 #自信 #容貌焦虑 #爱自己
00:00 / 05: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