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1.0万获赞3.2万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三个专题用直尺测量长度的方法先来回顾一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把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直尺的边要和测量的边贴紧,刻度尺要放平整, 你不能斜着去放。第二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这一步是为了我们读书的准确,你不能斜着去看。 第三步,记录数值时,要写明数字和单位,才能表达出正确的数值。第, 比如说我们量出来的长度,你不能只写个二,那你得标记清楚,到底是两毫米还是两厘米,数字和单位缺一不可。看例题量一量第一幅图,这个电池它的意 端刚好对着这个零刻度线,另一端呢,刚好在二的位置,所以这个电池的长度就是二单位呢。尺子上帮我们标记的很清楚,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所以这个电池的长度合起来就是二厘米。 再看下面的图,这个铅笔的一端刚好也正好对照着零刻度线,那我们只需要去看铅笔的另一端,另一端是在八厘米和九厘米之间,所以我们的整厘米数只有八厘米,还不到九厘米。 那超过整八厘米多少呢?我们认真的数一下,发现他超过了六小格,一小格是一毫米,所以六小格是六毫米,铅笔的长度合起来就是八厘米、六毫米。总结一下, 当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如果物体的一端刚好对照着零刻度线,那我们读书的时候,只需要去看他的另一端在什么位置,把另一端的位置读出来就可以了。 再看练习题,第一个曲别针长,我们发现这边曲别针的一端并没有像刚刚一样正好对照着零刻度线,而是一端正好在四,另一端呢正好在五。像这样如果不是从零刻度线开始的,应该怎么算长度呢? 我们只需要用两个数值中较大的那一个减去较小的,再加上合理的单位就可以了。所以第一个我们用五减四等于一单位呢,单位根据尺子上来是厘米,所以区别中的长度就是 一厘米。下面的一幅图,同样的,他也并没有从这个零刻度开始,而是这张纸条的一端正好是一厘米的位置,另一端刚好是四厘米的位置。那我们根据公式用大减小,四减一正好是三, 单位是厘米,所以这一张纸条的长度是三厘米。 我们也总结一下,如果不是从零刻度开始,那我们只需要去看我们这个物体的两端各自对应的数值,然后用比较大的那一个减去比较小的那个得到的差,再加上合适的单位就是这个物体实际的长度。



这个视频我们来介绍如何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呃,你可能觉得这个 so easy, 但并没有那么简单。首先,你得选一把合适的刻度尺。 这需要考量两个参数,良辰与分度值。良辰是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比如这三把刻度尺,良辰分别为三厘米、五厘米、十厘米。 分度值是刻度尺上距离最近的刻度线所代表的数值。这三把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零点一厘米。 目测一下橡皮的长度大概是四厘米,因此,选取梁成为五厘米的刻度尺。接下来要测量了。既然要测量橡皮的长度,刻度尺放置时要紧贴他的长边,不可歪斜。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数学老师黑板上用的木质纸板,那你需要将纸板立起来,紧贴长边。 因为木质刻度纸有厚度,如果直接平放,很难贴齐,容易产生误差。但学生用的刻度纸,一是透明,二是刻度线一端已经修薄,所以无需立起来,可以直接紧贴测量。 读书时,事先要与刻度尺垂直,不得斜视。最后记下测量结果,三点二七厘米。完美回顾一下,选放读记。嗯,现在你可以感慨了, 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