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
为什么越努力健身,体态问题反而越严重?| 从PRI与DNS视角揭秘 很多长期撸铁的人会发现,自己练得越刻苦,圆肩、驼背、骨盆前倾等问题却越来越明显。这并非训练本身错了,而是身体的代偿机制在无声无息中改变了你的动作模式。今天从PRI(姿势恢复技术) 和DNS(动态神经肌肉稳定技术) 两个专业角度,带你看清问题的根源。 一、PRI视角:你的身体天生不对称 PRI理论指出,人体天生存在“右承重偏好”,这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不对称倾向。但在日常活动和健身训练中,这种不对称容易被强化,导致肌肉拉力失衡。 • 圆肩驼背的真相:当你过度训练胸肌、三角肌前束(“镜子肌肉”),而忽视背部肌群(如菱形肌、下斜方肌),前侧肌肉的紧张会将肩胛骨向前拉扯,后侧薄弱肌群无法有效对抗,最终形成圆肩。 • 骨盆前倾与呼吸的关联:PRI强调,呼吸模式错误是体态问题的核心。如果训练时习惯性胸式呼吸或憋气,膈肌无法与盆底肌良好对位,腹内压不稳定,核心就像“漏气的轮胎”,腰椎失稳,骨盆前倾随之而来。 二、DNS视角:丢失了婴儿时期的“出厂设置” DNS技术认为,所有理想的动作模式,都源于健康婴儿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自然动作。成年后的不良体态,本质是这些原始稳定模式的丢失。 • 核心不是“收紧”而是“协同”:DNS不主张刻意收紧腹肌,而是强调通过呼吸重建腹内压(IAP),让膈肌、腹横肌、盆底肌和多裂肌像天然腰带一样协同工作。撸铁时若忽视这点,直接负重训练,深层稳定肌群不被激活,表层大肌群过度代偿,体态问题必然加重。 • 肩胛骨不稳定不是靠“沉肩”:DNS认为,肩胛骨的稳定需要前锯肌与下斜方肌等的协同共轴收缩。僵化地执行“沉肩”指令,反而可能破坏肩肱节律,导致翼状肩胛或肩峰撞击。 三、改善思路:纠正训练不是练肌肉,是练“模式” 1. 评估先行:观察自己在深蹲、俯卧撑时是否有膝盖内扣、腰椎反弓、肩胛骨翼状突起等代偿信号。 2. 呼吸重置:尝试90/90仰卧呼吸(仰卧,双脚踩墙,髋膝屈曲90度),专注于呼气时让肋骨自然下沉,骨盆轻微后倾,感受腹内压的建立。这是重启核心功能的基础。 3. 整合训练:在动作中融入稳定性。例如,做跪姿俯卧撑时,注意力应放在肩胛骨在胸廓上的平稳滑动,以及呼吸时腹部的360度扩张感,而非单纯追求次数。#合肥体态康复 #合肥政务区一对一体态矫正#PRl#DNS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